托舉生命的希望 子弟兵上演“生死突擊” 無數生命在呼喚,人民子弟兵緊急集結。 爭時間,搶速度,救生命! 一隊隊解放軍和武警、公安消防官兵。公安民警,一支支醫療隊和專業救援隊、從四面八方奔赴災區,救傷員、搶財產、運物資,幫助群眾搭帳篷,巡邏、維持秩序,上演著一場分秒必爭的“生死突擊”,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揮最關鍵的作用。 山體塌方、橋梁斷裂、路基損毀……人民子弟兵,再次與惡劣的天候和地理展開較量。 云南省軍區迅即組織1700余官兵和民兵預備役投入地震救援。云南省軍區司令員張肖南、政委石曉迅速作出指示,要求立即核實災情,啟動應急救災預案組織兵力投入救援行動。19時許,張司令員從昆明乘飛機趕赴災區指揮救災。 按照省軍區的統一部署,昭通軍分區政委張亮和參謀長龔曉敏第一時間帶領前進指揮組,趕赴魯甸組織救援。魯甸縣、巧家縣和昭陽區人武部聞令而動,迅即集結200余名官兵和民兵投入搜救人員、轉移群眾等工作。 震后45分鐘,魯甸縣人武部部長劉加良、政委張佑國帶領著110名民兵趕到了龍頭山鎮,搜救轉移受災群眾100余人。 同一時間,武警云南總隊高度重視,迅速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武警云南總隊緊急出動1500名官兵第一時間趕赴地震災區,開展救援。 司令員王誠、政委張桂柏第一時間召開緊急會議分析研判災情,命令昭通支隊、第二支隊、曲靖支隊和總隊醫院500名官兵,攜帶專業救援裝備和應急醫療救護設備第一時間從不同方向,向昭通市魯甸縣災區挺進。 災情發生5分鐘,昭通支隊巧家縣中隊30名官兵,在組織好執勤目標警戒和自身安全的同時,攜帶地震救援裝備和器材向災區挺進。 災情發生20分鐘,昭通支隊支隊長謝豫偉帶領120名官兵作為第一梯隊向災區挺進。隨后,政委鄭文春帶領80名官兵作為第二梯隊也向災區進發。 山還在搖,地還在顫…… 接報后,云南消防總隊立即啟動《云南省公安消防部隊跨區域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預案》,成立抗震救災指揮部,迅速調集總隊滅火救援作戰指揮部、特勤支隊、曲靖支隊、昆明支隊、玉溪支隊、搜救犬隊141車937人17只搜救犬趕赴災區進行救援。 昭通消防支隊第一時間調集救援力量趕赴災區開展救援。20時30分,調集總隊作戰指揮部第二批增援力量和總隊培訓基地、大理、文山、紅河救援力量趕赴增援。 快!快!快! 上一線,救群眾! 陸軍第14集團軍派出某旅地震應急救援隊115人,專業救援車輛10臺,攜帶生命探測儀、照明、挖掘等全套應急救援裝備,向地震災區進發。陸軍第14集團軍某炮兵團1000名官兵,攜帶救援于19時緊急從曲靖駐訓地趕往災區。 23時40分,先遣組抵達災區,不顧滿身疲憊馬上投入緊張的救災工作中。 時間在分秒流逝,那些依舊被掩埋在廢墟里的一個個生命讓全國人民揪心…… 在最危急的時刻,廣大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臨危不懼、奮不顧身,沖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在災難中傳遞愛的奉獻和力量。 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哪里有呼喚,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奮不顧身的壯舉。 “下邊還有人嗎?”一個個在塌樓中艱難接近生命的身影,一雙雙托舉擔架送傷員上車的大手,一張張疲極困極酣睡在亂石中的憔悴容顏…… 搶救!搶救!搶救!為了救出更多被困群眾,那抹綠色的身影激戰晝夜,與時間賽跑,與疲勞抗爭,與死神搏斗…… 歷史不會忘記這樣的畫面! |
相關閱讀:
- [ 08-04]云南6.5級地震致381人遇難 傷員運不出去 批示
- [ 08-04]云南魯甸地震災區全力開展抗震救災 救援工作存在4方面困難
- [ 08-04]習近平李克強對云南昭通魯甸縣地震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 [ 08-04]民政部:云南魯甸縣6.5級地震已致381人遇難
- [ 08-04]云南魯甸縣6.5級地震震區縣級人口分布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