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山獻血點,市民自發排起百米長隊獻血。 燭光祈福 昆山市民鮮花、燭光為事故傷亡者祈福。配圖除署名外 均為本報記者 肖 勇 萬程鵬攝 悲情中,讓我們手挽手心連心 ——直擊昆山“八·二”特大事故四十小時大營救 夜色下的昆山,從來沒有如此沉重。 截至記者昨晚發稿時,昆山“8·2”特大事故過去了40個小時。已經消逝的71條鮮活生命,加上住院治療的186位危重燒傷病人,使這座城市被巨大的悲情籠罩。災難突如其來,人們從震驚中迅疾奮起——救人要緊!昆山上下已經不眠不休40小時!! 跪在地上搶救,贏得救援最佳時機 3日下午3點,昆山第一人民醫院重癥監護室內,由國家衛計委選派的專家們正在為傷員進一步會診。 “目前,有13名傷員還留在昆山救治。”忙碌了一夜的昆山市衛生局黨委副書記顧群滿臉疲倦,回家休息了兩個多小時后,又緊急趕到了醫院。 2日早上8點左右,120急救車將第一個病人送到了這里,當天值班的急診室護士周偉在接到指揮中心搶救的信息后,立刻打電話給休息的同事,還沒打通,病人就送到搶救室了。等她急急忙忙為兩名病人開好補液,轉身回來,急診搶救室內已經躺滿病人。 由于傷員實在太多,大伙只能跪在地上搶救。這時候,科室的護士已經忙不過來了。幸好,全院的醫護人員都沖出來幫忙,上至院長,下至工友,最后全院參加搶救的醫護人員達到300多名。 汗不停地淌,衣服擠出了鹽。一天下來,周偉記不得自己處理了多少病人,“用棉簽擦病人皮膚就能粘去一塊皮,這樣的經歷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所有的護士都哭了。”晚上9點,周偉才回到家中,雖然一身疲憊,但怎么也睡不著覺,她忍不住在朋友圈發出了一條千字長的微信,寫下了自己的真實感受。這條微信被紛紛轉載,感動了無數網友。 “周偉們”的付出沒有白費,共有107名事故中受傷的傷員就是在這里得到了有效的初步搶救,為后續治療贏得了寶貴時間。隨后,這些傷員被陸續送往上海、南京、蘇州、南通、無錫等地的醫院,實施進一步治療。昆山醫護人員在短時間內的救治效果,讓從上海趕來支援的專家們感到驚訝。 3日上午10時半許,記者走進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燒傷病區時,眼前是一派緊張的救護景象。從2日下午4時起,昆山特大事故中19名重度燒傷病員陸續轉到南通救治,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和南通第一人民醫院緊急成立傷員救治領導小組和專家組,每名傷員都配備一個治療小組。在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傷員被直接送到手術室,燒傷科、外科、耳鼻喉科等近百位醫護人員一起上陣,會診、清創,3個小時內,12名專家在4張手術臺上同時上陣,先后為15個傷員做了氣管切開手術,確保病人的呼吸通暢。 在蘇州,共有82名病人在蘇大附二院、解放軍100醫院等5家醫院接受治療。無錫三院是我省燒傷緊急醫學救治中心。2日上午,接到省應急辦電話后,醫院燒傷科醫護人員立刻緊急待命,所有休息的醫護人員全部回到崗位,從無錫市其他醫院抽調的20余名醫療骨干也以最快速度投入到傷員救治工作中。 心理安撫 昆山會展中心的家屬安置點,志愿者心理輔導安慰家屬。 焦灼等待 在昆山會展中心,一名家屬趴在座位上等待親人消息。 “家鄉出了這么大事,哪能袖手旁觀” 3日9時,位于昆山百盛廣場的愛心獻血屋早早排起了長隊。獻血屋負責人許建軍表示,特大事故發生當天,獻血屋一直開門到晚上9時,一共有600多人預約。今天早上7時開門,比平時提前了3個小時,已有165人預約。 昆山石牌幼兒園教師俞瑛,當天一早就來到這里獻血,因為她有著被稱為“熊貓血”的Rh陰性血。“我早上看到一個在昆山人民醫院的朋友發的微信,說有傷員是Rh陰性血,現在急缺,所以我馬上就趕過來了。”雖然是第一次獻血只能捐獻200毫升,但俞瑛毅然要求抽400毫升,“家鄉出了那么大的事,哪能袖手旁觀!” 在獻血屋邊上,昆山義工連也安排了七八名義工幫忙維持秩序、填寫獻血預約表、發放食品等。負責人陳毅杰是個22歲的小伙子,他告訴記者,在昆山4個獻血點各派了10名義工,配合獻血點工作人員。在獻血屋邊上,擺著一摞餅干和礦泉水,這是昆山前景商貿公司為獻血市民、義工免費提供的。公司業務經理吳平表示,當天在4個點都安排了員工,總共帶了價值1.5萬元的食品免費發放,“一瓶水、一盒餅干也就8塊錢,但也盡我們的一份心力。” 包括百盛廣場在內,昆山一共在市紅十字會血站、正陽橋、大潤發設置了4個采血點。截至3日下午3時,全昆山已接受市民采血2980人,采血780990毫升。 “危難時刻,昆山人團結一致,互幫互助。”出租車司機胡六一告訴記者,沒想到昆山出了這么大的事故,更沒想到的是,志愿者、公交司機、老百姓、農民工都去救人,無數人排隊獻血,血庫都滿了。“社會各界鼎力支持,相信傷者一定能渡過難關。” “我沒做什么事,任何一個人都會伸出援手的。”事故過去了一天,但昆山公交公司司機于士軒仍然心痛。2日上午8時20分左右,于士軒駕駛昆山公交20路公交車行駛至“南河路洞庭湖站”,正好就是事故地點附近,他發現道路已封,事發廠區濃煙滾滾。正當他準備繞道時,警察把公交車攔了下來,詢問能否幫忙運送傷員。“當時車上30多個乘客沒有一聲抱怨,主動下車。”之后,有人陸續把傷員抬上公交車。從事發地點到昆山市中醫院有13公里,往常大概要開一個小時,但車上十多個傷員不斷地呻吟,讓他揪心不已。“快一分鐘,傷者就多一份希望。”他加大了油門,20分鐘就抵達了中醫院。事故發生后,昆山公交對途經事故廠區的公交線路進行臨時調配,共有8輛公交車參與了運送傷員。 工友情深 從上海趕來的殘障工友們在昆山大潤發超市獻血點獻血。 網絡接力轉發,豎起一座“愛心地標” 3日下午1點半,記者走進昆山國際會展中心B1大廳,這里被設置為事故遇難和受傷人員家屬集中接待點,家屬在這里先登記姓名和聯系方式,采集DNA信息,然后分批安排到40多個賓館休息。 來自河南的劉善義坐了9個多小時的長途大巴,在3日凌晨1點趕到昆山。他的姐姐劉麗妹在中榮金屬上班,正好是發生事故的那個車間。“接到電話那一刻,我都蒙了。”顧不得勞累,他和姐夫、兩個外甥在深夜里一家家醫院尋找,一直到天亮,都沒有姐姐的音訊。“也許她被轉到外地去了,希望平安無事。” 大廳內,100多名傷亡者家屬大多神情悲傷,臉色焦急。身穿紅、綠、紫色背心的志愿者正在一對一幫助家屬。每當家屬進入會展中心,志愿者都會主動打招呼,遞上礦泉水。 “我們通過網站、微信、微博征集了280多名志愿者參與這次行動,分布在獻血站、家屬安置區、DNA采集區和接聽12345政府熱線。”昆山愛心社負責人田覓介紹,8月2日事故發生后,有500多人問詢報名參加救助活動,大大超出預計,還有從無錫、常州、南京趕來的愛心人士。3日早上5點多,志愿者們就忙開了,他們從車站接外地趕來的家屬,幫助采集DNA信息,安撫家屬情緒,勸導他們進賓館休息。 特大事故的消息,在網絡迅速傳播開來,也吹響了“愛心集結號”,志愿者們立刻行動起來。 “由于得不到親人信息,家屬的焦慮情緒一直緊繃著,而且這么多人在一起,很容易互相傳染。”蘇州大學的教師宋丹正和一位家屬聊天。作為一名心理疏導志愿者,她和20多名同伴在3日早上8點從蘇州來到昆山。宋丹說,心理志愿者首先是陪伴,對家屬的生活進行照顧;采取“一對一”的辦法,一個志愿者對應一戶家庭;對癥狀明顯的人,會采用專業知識進行疏導。 52歲的樓玉琴和女兒、女婿一家三口都來到家屬接待安置點,“昨天看到新聞,很心痛。所以今天就和家人一起來了。我雖然是第一次做志愿者,但我會用我的人生閱歷和經驗去輔導傷員家屬,盡力平復他們的心情。” 本報記者 庾康 李仲勛 潘朝暉 浦敏琦 陳明 馬薇 邵生余 本版配圖除署名外 均為本報記者 肖 勇 萬程鵬攝 救一名重傷員需150人獻血 省血液中心昨獲獻血14萬毫升 昆山特大事故燒傷病員陸續從昆山轉運至省內蘇州、無錫、南通、常州、南京等15家大醫院,受傷人員中絕大多數為危重病人。8月3日,近400人到江蘇省血液中心獻血,獻血量近14萬毫升。據悉,一位燒傷面積達90%的患者需用血漿1.5萬-2萬毫升,而200毫升血液只能制備出100毫升血漿,所以救治一位重傷員至少需要150人獻血。 記者了解到,8月3日上午,省衛計委在江蘇省血液中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傷員救治用血問題,要求統一部署,全省聯動,全力保障。多個省市緊急調血,加大宣傳力度,招募獻血者,加緊采血,保證血液供應。浙江省、山東省對口支援蘇州;徐州、宿遷和淮安對口支援無錫;連云港、鹽城對口支援南通;鎮江對口支援常州;揚州、泰州對口支援南京。 事故發生后,江蘇各個獻血點的獻血人數不斷增長。2日當天,僅省血液中心各獻血點就有284人無償獻血10萬多毫升,這些血液在中心連夜分離、檢測和制備,發往醫院救治傷員。3日又有近400人獻血,獻血量近14萬毫升。專家指出,傷員救治后續用血量很大,懇請廣大愛心人士積極參加無償獻血。 (沈崢嶸) 駐蘇部隊趕赴現場 最可愛的人馳援昆山 昆山“8·2”特大事故發生后,解放軍駐蘇部隊和民兵預備役部隊迅速組織應急醫療分隊、民兵預備役人員趕赴事故現場,緊急投入救治救援工作中。 第100醫院緊急調集20多臺呼吸機、監護儀等醫療設備,抽調50多名醫務人員,全力救助送到該院的10名重傷員;南京軍區總醫院、第101醫院等4家部隊醫院也緊急抽調多名專家趕赴昆山,參與救助治療工作。 與此同時,昆山市人武部迅速組織100余名民兵預備役人員趕赴事故現場,積極配合做好傷員輸送、維持現場秩序等工作,并組織全市專武干部、民兵300余人趕赴4個獻血點為傷員緊急獻血。 此外,自事發后1小時起,蘇州軍分區、昆山人武部分別開設應急指揮所24小時全時值班,隨時做好應對突發情況準備;市人武部緊急收攏機關人員和專武干部,組織民兵應急力量集中備勤;駐昆山附近軍隊體系醫院做好了接受傷員相關準備,蘇州軍分區緊急調集5輛救護車集中待命。 (柯文才 陳月飛) 南京無錫多家醫院緊急行動 派最好的醫生參與救治 自前天晚上9點多起,昆山特大事故中的首批傷員緊急運送到南京后,南京多家醫院立即行動起來,病床、手術臺、止血藥全部預留到位,并派出了最好的醫生團隊全力保障做好救治工作。 南京軍區總醫院此次接診的昆山傷員最多,達9名。據該院史院長介紹,除一位燒傷面積在50%以外,其余都超過90%,最嚴重的一位燒傷面積達100%,傷情都非常危重。醫院已經組織了燒傷科、普通外科、骨科、心胸外科等多學科200多名醫護人員參與搶救,每位傷員都有一個由5名專家組成的小組進行“一對一”治療。 截至記者發稿時為止,無錫三院已收治傷員37人,均傷情危重,目前正在全力搶救中。 接到救治任務后,作為江蘇省燒傷緊急醫學救治中心、江蘇省燒傷診療中心的無錫三院第一時間做好緊急救治的各項準備工作。醫務人員紛紛從家中趕到醫院待命,醫院立即做好搶救設備、器材和物品等準備工作,緊急騰出燒傷科重癥監護室和一個病區50多張床位。(仲崇山 楊明潔) 專家解析爆震傷 后續治療要過“三關” 昆山市衛生局副局長劉瑋表示,爆燃初步判斷是由鎂粉等金屬粉塵被引燃,這些物質附著性較強,裹在人身上難以甩脫。他說:“大部分傷者的燒傷面積超過90%,傷勢最輕的燒傷面積也超過50%,幾乎所有人都是深度燒傷。” 上海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表示,由于是爆震傷者,除燒傷外,往往還有爆炸形成的能量傳遞對肺、腸等內部臟器的損傷,這種復合傷比普通燒傷更為復雜和嚴重,在后續救治中需要過休克關、感染關和多臟器功能衰竭關。 多位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告訴記者,燒傷后36至48小時的“休克期”是治療的黃金時間,如能在“休克期”內接受及時有效治療,對后續的抗感染和恢復會很有幫助。目前對傷者的治療仍在搶救階段,一位醫生直言,現在還不能談后續治療,先保住傷員的生命最重要,一些危重患者生命體征微弱。 據新華社 |
相關閱讀:
- [ 08-04]新華保險Ⅰ級響應云南魯甸地震意外險、壽險可賠付
- [ 08-04]云南6.5級地震致381人遇難 傷員運不出去 批示
- [ 08-04]云南魯甸地震災區全力開展抗震救災 救援工作存在4方面困難
- [ 08-04]習近平李克強對云南昭通魯甸縣地震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 [ 08-04]民政部:云南魯甸縣6.5級地震已致381人遇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