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魯甸8月5日電 (王林 和曉瑩)“全體抗戰救災,今天暫停營業,給您用餐帶來不便敬請諒解!”正值飯點,云南昭通魯甸縣城的一家餐館門頭上閃爍著對顧客的致歉語。十多名工作人員正在將熱騰騰的飯菜打包裝箱,整齊地碼放在皮卡車上。他們要為魯甸地震震中的救援力量們送去熱騰騰的飯菜。 由于地震,沿線交通受阻,從魯甸縣城到龍頭山鎮來回需要花費五六個小時的時間,然而從4日早上開始,這家餐廳已累計為震中救援隊送去了五百余盒盒飯。 餐廳經理羅澤翠是魯甸人,她與工作人員一起端湯盛菜,忙進忙出,感恩之心溢于言表。 “災難無情人有情,那么多外面來的人來幫助我們,作為本地人,我們要讓他們在忙碌之余吃上一口熱飯。”羅澤翠做這些的的理由再簡單不過。 距離魯甸縣城20多公里的火德紅鄉,600多受災民眾正在李家山小學的籃球場上過夜,五頂小號帳篷只夠部分老人和小孩擠在一起。重慶民間救援隊聯合魯甸青年創業商會的志愿者們正把一批物資往這些鄉鎮運送。 從汶川到雅安再到玉樹,任何一場大災大難現場都不會少了他們的身影。“有廢墟的地方,就有我們的志愿者。”重慶民間救援隊隊長胡耕源說。 震級大,震源淺,地震發生地山高谷深、人口密度大,房屋抗震性能差,使得此次地震造成的傷亡超過了4年來任何一次自然災害。 地震發生后,壹基金的救援聯盟和聯合救災小組迅速行動,救援人員、救災物資從云南、四川、貴州迅速向昭通市魯甸縣匯集。 昭通市魯甸縣特殊學校,壹基金的臨時中轉倉庫,太陽將操場的水泥地烤得火熱。壹基金的聯合救災伙伴、云南志愿救災聯盟的負責人郭為指揮著40余名志愿者,將從昆明運來的第一批物資——網友捐贈的412件彩條布、100頂帳篷、1500個夏季簡易溫暖包從車上卸下。 地震發生當天,剛參加完臺風“威瑪遜”海南救災的小伙子伍松放下行囊,急匆匆坐上發送物資的卡車;參加過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的25歲女生牟可鈺拿著自己的專業救護證,第一時間加入震中的救援隊伍當中。還有更多的,是昭通當地的年輕人,他們三五成群趕來,不多說話,拎起包裹往安置點扛。隨著專業救援隊伍對災區展開“大營救”,源源不斷的志愿者也在魯甸縣的各個受災點聚集。 據民政部最新統計數據,云南魯甸“8.03”地震已造成398人遇難,1801人受傷,7.98萬間房屋損毀,受災人數達到108.84萬人。 隨之而來的是微博尋親、網上捐款、為災區祈福鼓勁……自災害發生之時起,魯甸并不孤單,線上線下,前線后方,一股股來自社會各界的“正能量”正在默默傳遞,助力災區民眾直面災難,共度難關。(完) |
相關閱讀:
- [ 08-05]魯甸地震:爺爺奶奶徒手刨出5歲小孫女
- [ 08-04]魯甸地震造成四川寧南萬余人受災 2500余間農房受損
- [ 08-04]“中國速度”:魯甸震后24小時救援行動全景追蹤
- [ 08-04]房屋抗震性能差、人口密度高、震源淺是魯甸地震傷亡嚴重原因
- [ 08-04]馳援魯甸災區抒寫人間“大愛”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