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治轉運:連起“無障礙生命通道” 4日晚9時52分,伴隨著急促的警笛聲,兩輛救護車徑直開進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將兩名因地震導致血氣胸的受災老人送入ICU重癥監護病房。 這是地震發生后第一批送到昆明的重傷員。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負責人表示,我們將盡最大努力醫治傷員,盡全力保住傷員生命,降低致殘率。 昭通市衛生局局長張進說,地震發生后,我們立即組織并派出多支醫療救援應急隊趕赴受災現場,確保受傷人員第一時間得到救治。截至目前,共計派出醫療救援人員793人、救治車輛138輛,龍頭山鎮翠屏、八寶、銀坪、西坪、龍井、新民、銀盤、光明、紅石巖等村組均已有醫療隊開展工作。此外還有20支外地醫療救援隊馳援災區。 記者在震區了解到,當地衛生部門已在震后第一時間設立地震專用醫療救治病區,迅速開通綠色救治通道,其中,昭通市一院設置以急診科、外科系科室為重點的傷員救治病區,共預留150余張床位、醫務人員120人;市中醫院地震傷員救治病區設在住院部骨傷科和外科,共設置專用救治病床140張、病區醫務人員100人;昭陽區醫療機構設置地震傷員專用床位196張。全市其余各縣醫療衛生單位人員全部在單位集中,隨時聽從調派。 昆明市血液中心已備1200單位血液,可隨時送往災區。“我們會盡可能采血,做好昭通血站的后援!”昆明市血液中心新聞發言人朱祥明說。 正在災區工作的成都軍區昆明總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烏勝平說,現階段對傷情較重的傷者必須開展專業救護,并送到有條件的醫療點救治,力爭無縫銜接! 群眾安置:建設“有保障臨時家園” 有了供電局運來的13臺發電機,聚集在龍頭山新集鎮小廣場、灰街子等臨時安置點的災民喝上了熱水,手機也充上了電。 震后48小時,相關部門緊急調集糧食、帳篷、防疫藥品等物資,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安全住所、有干凈水喝,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 昭通市供電局負責人介紹,因山體滑坡滾石及降雨不斷,震中受損線路和設備暫不具備搶修條件,現主要采取臨時供電方式,使得電網很薄弱,加上雷電暴雨的影響,供電可靠性較差。我們已在震中組織366人的應急隊伍,調集77臺發電機,加大保供電的巡查力度和應急搶險的準備,為災民提供“有保障臨時家園”。 昭通市疾控中心主任劉仁泉3日晚帶領工作人員步行3小時趕到震中。他說,震后第一階段的防疫工作主要是消毒殺蟲、飲用水監測和疾病監測。此次震中的龍頭山鎮共有11個行政村,目前每個村都有6個疾控人員就位。此外一些安置點也配備了市縣兩級疾控人員,正在對災區約4萬平方米面積實施消毒,同時開展飲用水監測。 “我們還要盡快開展災后健康教育,根據災區和災情特點發放宣傳單。”云南疾控中心副主任趙世文說。 大量受災群眾亟待安置,社會愛心正在源源涌來。 “救災物資運輸必須特事特辦、快裝快運快卸。”中國鐵路總公司負責人說。 截至5日6時,鐵路總公司組織開行救災物資專列8列,裝運汽油26車1255噸、帳篷9214頂、棉被10000件、棉衣30000件、食品2158件、給養器材20套。 |
相關閱讀:
- [ 08-05]到達云南魯甸震中地區參與救援的“貴州力量”
- [ 08-05]福建省委省政府向云南省委省政府致慰問電 并捐贈資金三百萬元
- [ 08-03]云南消防部隊62車392人投入魯甸地震救援工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