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6日電 今年8月6日是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69周年紀念日。今天,日本民眾、首相安倍晉三及數十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將出席在廣島和平紀念公園舉行的紀念儀式,以悼念逝者,祈愿和平。但就在今年年初,日本被曝瞞報武器級核原料,加速修憲擴軍也讓日本核爆受害者擔憂再次卷入戰爭;曾因發動戰爭而飽受核武之苦的日本,其“核”未來仍值得警惕和關注。
美軍69年前投下“小男孩” 加速二戰日本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戰于1939年全面爆發,戰爭把世界分為兩大陣線:參加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包括中、蘇、美、英、法等50國,參加法西斯國家集團的有德、意、日等7國。在亞洲,中國戰場擔負著反對日本侵略者的主要任務。在歐洲,蘇德戰場為主要戰場。。
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
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1945年8月6日8時15分,美軍一架B-29轟炸機飛臨日本廣島市區上空,投下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
“小男孩”是一顆鈾彈,長3米,直徑0.7米,內裝60公斤高濃鈾,重約4噸,梯恩梯當量為1.5萬噸。炸彈在距地面580米的空中爆炸,在巨 大沖擊波的作用下,廣島市的建筑全部倒塌,全市24.5萬人口中有7.815萬人當日死亡,死傷總人數達20余萬,城市化為一片廢墟。
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將核武器用于實戰,廣島成為第一座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城市。
投下“小男孩”后3天,美軍又出動B-29轟炸機將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投到日本長崎市。長崎市約60%的建筑物被毀,傷亡8.6萬人,約占全市總人口的37%。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
日本有關部門統計,截至2010年,廣島因受原子彈傷害而死亡的人數已達27萬人。
廣島紀念儀式祈愿和平 數十國代表參加
就在不久前的7月29日,69年前日本廣島原子彈投彈任務組的最后一名成員西奧多?范柯克在美國去世,終年93歲。范柯克生前接受媒體采訪曾表達對原子彈和戰爭的厭惡,但堅持認為對日本投下原子彈的決定正確,因為這加速了日本軍國主義投降,從長期角度看是“挽救生命”。
美軍原子彈轟炸廣島和長崎,使日本人民遭受到軍國主義者發動侵略戰爭帶來的嚴重災難。日本人民成為戰爭的受害者,同時也親身體驗了原子彈造成的無窮遺患。為此,廣島市每年都會舉行悼念儀式及和平祈愿儀式。
據日本媒體報道,今年的廣島紀念儀式仍將依照往年慣例,于6日上午8點起在廣島市中區的和平紀念公園舉行。持續45分鐘;全球68個國家及歐盟代表將出席儀式,美國駐日本大使卡羅琳?肯尼迪將代表美國出席。
日本首相安倍也將出席紀念活動,為當年核爆遇難者祈福。
在紀念儀式上,廣島市長松井一實將發表《和平宣言》,呼吁廢除核武器,要求政府走“和平國家道路”。宣言將指出“要深刻認識在《日本國憲法》崇高的和平主義之下69年沒有戰爭的事實”。
但報道指出,該宣言將不提及引起民眾熱議的解禁集體自衛權問題。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發生以來每年都會涉及到的災區、核電站及能源政策等話題也不會出現。
對此,核爆爆炸受害者及市民團體指責稱,“市長應該(對解禁集體自衛權)明確予以制止”。
日本瞞報武器級钚 “核”未來堪憂
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的慘痛教訓,導致日本政府于1967年宣布非核三原則,表明不擁有、不生產、不引進核武器。但日本媒體今年年初報道說,日本在向國際原子能機構遞交的材料中,“漏報”了640公斤武器級钚材料。
報道指出,日本長期以來一直從核廢料中提取钚材料,是無核武器國家中擁有核材料最多的國家。加上這次漏報的640公斤钚,日本目前共擁有45噸可用于生產核武器的钚,總共約可制造5500枚核彈頭。
日本官員承認了漏報一事,但稱漏報為“特殊情況”,并拒絕提供所謂“特殊情況”的相關信息。
分析稱,從技術角度看,日本所擁有的大量武器級核材料已遠遠超出其民用核技術的需求,引發了國際社會的疑慮和不安。盡管日本政府給出并非故意漏報的說辭,但日本國內和國際社會的質疑與擔憂并未減弱。
此外,廣島長崎核爆給日本民眾帶來了慘痛的經歷,“不再有戰爭”也成為日本民眾的共同心愿。但目前安倍政府卻在解禁日本集體自衛權、修改和平憲法解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引發日本民眾和國際社會對于日本重走戰爭老路的擔憂。
日本共同社7月底在日本全國的原子彈爆炸受害者中開展了一次有關廢除核武器的問卷調查。關于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問題,約54%的受訪者持“反對”意見,是“贊成”的兩倍以上。
調查還顯示,約63%的受訪者對日本政府廢除核武器方面的措施感到不滿,表明隨著日本戰后安全保障政策的巨大轉變,核爆受害者們對于再次卷入戰爭的擔憂正在日益加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