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會規格令人失望 美非關系難有實質性突破
2014-08-06 07:11:08?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王瓊 陳瑜輝 |
分享到:
|
本次峰會期間,奧巴馬不會和與會非洲國家領導人進行雙邊會談,閉幕時也不會發表宣言或是行動綱領等成果文件,這讓不少非洲國家大失所望。有分析認為,美國政府的決定對到訪的非洲國家領導人缺乏尊重。 由于峰會目前僅舉辦一次,未形成長期機制,這讓外界對此次峰會的成果和可持續性產生了質疑,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峰會難以簽署任何經貿大單。5日舉行的商務論壇原本是重頭戲之一,但大西洋理事會非洲中心主任彼得·彭認為,沒有安排美國商界人士與非洲領導人簽訂協議,使得論壇本身作用明顯降低。 美國政府官員在會前表示,白宮特意降低了外界對峰會的期待,最實際的成果也可能僅是美國商務部部長普里茲克與前紐約市長布隆伯格將宣布的一項總價值10億美元的貿易協議。美國國會研究機構最近公布的一份《美非領導人峰會背景資料》報告指出,奧巴馬政府這樣做的考慮,一方面是由于預算限制的無奈,二是希望更多著重與非洲的共同合作。 美非貿易和投資框架協議往往缺乏法律效力,并不能被當成一定會兌現的承諾 此次美非峰會,美方希望基于奧巴馬2012年6月提出的“美國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新戰略”展開討論。該戰略是其在第二任期初始宣布的對非戰略,相較于前幾屆政府,其特點集中在推動非洲的民主,建立美軍非洲司令部,加強在非洲的情報收集,以及直接參與打擊恐怖主義行動。 南非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克里斯托福·伍德對本報記者表示,對于非洲國家來說,本次峰會上他們有兩個主要目標。第一是推動《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的延期,第二是繼續推動與美國在能源方面的合作。不過,他對峰會達成積極成果并不樂觀。 曾擔任美國國務院非洲事務副國務卿的施奈德曼表示,從接待規格到議程安排,本次峰會恐怕難以有所作為。 來自尼日利亞的政策分析人士尼加對本報記者表示,美國實現對非洲的“承諾”有三大障礙:一是政策動力不足,國會在延長《非洲成長與機會法》方面可能經歷拖延;而奧巴馬政府也缺少預算,難有對非洲“大動作”;二是美國與非洲國家的合作受到來自其他國家的挑戰,很多時候美國在競爭中并不占有優勢;三是意識形態和理念的不同,推行西式民主讓一些非洲伙伴感到“合作”難度大。 全球發展中心研究人員本杰明·里歐表示,美國在非洲本土只有少數負責外國商務的官員在協商貿易和投資協議,至今還有11個非洲國家的美國大使任命還未獲得美國國會確認。美國模式的雙邊投資協議往往包括大量難懂的法律文件,這給非洲國家審議和討論文件造成很大障礙。 |
相關閱讀:
- [ 08-01]美國對三個埃博拉疫情蔓延非洲國家發旅行警告
- [ 07-28]兩名美國公民因赴非洲救助伊波拉病毒感染者染病
- [ 07-10]中國未來三年將資助400名非洲裔美國學生來華游學
- [ 07-01]美國夫婦一次領養8名非洲孤兒(組圖)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