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云南省政府應急辦獲悉:截至8月5日14時30分,地震造成昭通市魯甸縣、巧家縣、昭陽區、永善縣和曲靖市會澤縣108.84萬人受災,410人死亡、12人失蹤、2373人受傷,22.97萬人緊急轉移安置。 8月5日,各支救援力量繼續向魯甸縣龍頭山鎮周邊村組覆蓋,受災不重的新街區部分商戶已經開始營業,一盒泡面三塊五,沒漲價。 翠屏村:積極自救滿足群眾基本需求 離龍頭山鎮20公里的翠屏村,在地震發生后,交通、通訊和水電全部中斷,村民積極配合各方救援隊伍有序開展搶險救災工作,目前已將遇難者和傷病員全部救出。 翠屏村支書戚正相告訴記者,整個翠屏村共有25個村民小組,1218戶人家,5500多人。地震發生后,村委會隨即組織村民展開自救。8月4日各方救援隊到達后,也積極配合救援隊伍開展災后救援工作,為搶救被埋人員和運送傷病人員爭取了寶貴時間。截至目前,除23名群眾遇難外,翠屏村其余重傷病人員已經全部轉移治療。 村民文偉告訴記者,村里人在救災力量到達前,將道路坍塌和滑坡不嚴重的7公里左右公路率先搶通,接著又組織了4位青年協助重傷人員的轉運。雖然至今道路尚未完全打通,但通過卡車轉運,他們成功地將翠屏村的重傷病員全部運送到離震中3公里的地方,極大縮短了武警官兵轉運受傷群眾的時間。 龍頭山鎮衛生院翠屏村分院院長胥天奎告訴記者,地震發生后,已退休的老院長趙生云立即組織村民及醫務人員進行了藥品搶運。“剛把部分急救藥品搶運出,醫院就塌了,搶出的藥品也剛好夠這幾天使用。”胥天奎說。 “地震發生后,村里群眾進行自救,共搶出大米3噸,但由于每天來吃飯的其他村組人很多,今天只剩下10多包大米,目前村里已安排村民去山上挖土豆,爭取讓受災群眾都吃飽。”村民安中祥說。 四方井村:搜索最后一名失蹤者 早上8點不到,記者跟隨武警昭通支隊前往距離鎮上兩三公里的四方井自然村,由于地震塌方,前往村子的道路已經完全被破壞,只能通過山間小路進入。原來10分鐘左右的路程足足走了近50分鐘,到達時已經接近8點50分。 由于山路崎嶇,記者時常需要手腳并用、甚至一屁股坐在地上慢慢往下滑或者整個身體橫貼在崖壁上挪步,走上一段就需要休息一下緊繃的大腿肌肉。頭頂上也并不安穩,不時有碎石從山上滾下,而斷斷續續的余震也讓大家心驚膽戰。 武警昭通支隊政委鄭文春告訴記者,目前已經進入進村入戶、拉網式排查階段,確保不遺漏一家一戶。 四方井自然村有6戶35人,至今仍有一人失蹤。失蹤者的大兒子唐興旺帶著武警戰士來到倒塌的房屋前,猜測著可能被埋的具體位置。 一鋤頭、一鏟子,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搜救一寸寸地推進。突然一次余震,大家短暫散開,隨即又迅速進入工作狀態。經過兩天白天日曬、晚上雨淋,記者的胳膊和脖子被太陽曬得生疼——盡管如此,每個人都希望天氣晴朗,直升機可以為災區及時運送傷員及救災物資。 由于房子屬于土坯房,基本不抗震,土坯被震碎后堆在一起,挖掘救援緩慢。一位武警戰士被土坯擠傷了手,簡單處理后又趕緊投入了救援。 10點39分,隨著武警官兵的一聲“看到了”,大家動作變得更加謹慎,鏟子、撬棍還有手輪番上陣,生怕弄傷被困者,而擔架也早早在旁邊做好了準備。10點55分,被困者終于被救出,只是已經沒了生命體征。遇難者的小兒子不知道何時在旁邊點起了黃紙,記者的淚水再也忍不住,瞬間涌了出來。 “這片沒有被困群眾了,走吧。”失落悄悄爬滿了鄭文春的臉龐,說完便一路無言,趕往了下個救災地點。 新街區:沿街恢復供電,部分商戶恢復營業 8月5日晚,破壞較少的龍頭山鎮新街區沿主干道的房間通電,部分受災群眾在房中看起了電視。 下午,記者來到新街區時,部分商戶已經開始營業。“一盒泡面三塊五,相比原來沒漲價。”一位張姓受災群眾告訴記者。 記者看到路邊有攤販擺了西瓜、棗等,一斤西瓜三塊錢。“和地震前價格一樣。”一位附近群眾邊給記者分西瓜邊說。在災區,物資雖然仍緊缺,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變得單純,搭個順風車、借杯水、分塊面包,彼此之間互幫互助。 下午1點多,一條河阻隔著災區通往外界的道路,幾輛挖土機在河流中穿梭疾馳,運送著河流兩岸的群眾和物資,成為災區一道暖人的景象。 隨著宣傳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群眾知道了從哪里可以獲取食物和水,空中的直升機也源源不斷為災區空投物資,運送受傷人員。“今天應該就可以把剩下的重傷員全部轉運出災區了。”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王昆華告訴記者,該院所在醫療點從4日開始已經通過飛機和救護車轉運了80多名重傷員,相關心理輔導工作也已展開。 晚上,通往重災區的橋梁終于架起,隨著路面鋼板的鋪設,通往災區的道路終于打通,救災物資進入災區將暢通無阻,更多的藥品、帳篷、棉被、食品、通訊車將能夠更便利地進入災區。 在通往災區的必經之路騾馬口社,大家搭起了大灶,自發地為過往人員提供飲用水和食物。“我們受災輕,希望能為受災重的群眾提供更多幫助。”村民馬永貴說。 |
相關閱讀:
- [ 08-06]防災不足救災缺失 臺當局要深入檢討
- [ 08-06]駐廈武警水電第六支隊 第一時間投入魯甸震區救災
- [ 08-06]國辦通知要求:有序做好支援魯甸災區抗震救災工作
- [ 08-06]答好救災考題的中國,將更加自信
- [ 08-06]中國交通運輸部下撥1000萬元支持云南抗震救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