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文萊斯里巴加灣8月6日電 (記者 張素 徐德金 張茜翼)中國駐文萊大使館臨時代辦房新文日前在接受中新社“新世紀絲綢之路華媒萬里行”采訪團采訪時指出,建設“新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正逢其時,中國與文萊能夠發揮各自作用、攜手共建,前景會更加廣闊。
房新文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去年提出構建“新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符合三重現實需要。
其一,中國經濟正逢“升級”關頭,“新海絲”鼓勵企業、民眾“走出去”,將進一步提高改革開放水平;其二,“新海絲”利用歷史上曾有的經濟帶,注入新內容,有助于聯通貿易、政策、民心,促進亞洲區域合作;其三,中國提出堅定不移的走和平發展之路,堅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
“中國是‘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的倡議者、領跑者,但這一戰略并非僅由中國一家完成,而是需要各國共同建設,達到合作共贏”,房新文說。
在他看來,文萊可在此間發揮重要作用。首先,中文兩國頗具歷史淵源,曾有文萊二世蘇丹“體魄托葬中華”、明成祖朱棣以王禮葬之于中國南京的佳話,“南京市與斯里巴加灣市結為姐妹城,他們之間的來往很頻繁”。
其次,房新文認為,“從人口、面積來看,文萊雖屬小國,但中國始終把這個隔海相望的鄰國視為平等、友好、重要的伙伴,開展‘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由此,兩國政治互信不斷加深,經貿互補性強,人文交流活躍”。
2013年,中文兩國領導人實現年內互訪,雙方簽署聯合聲明,將兩國關系提升為戰略合作關系。同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8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此外,房新文強調要“跳出文萊看文萊”。他說,文萊(Brunei)一詞在梵文中是“海上貿易者”,這里自古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至今仍發揮著區位優勢。
“文萊的經濟發展水平在東南亞國家排名靠前,而且一向以和平形象出現,扮演調停者的角色,在東盟內部發揮著潤滑劑作用。他還是亞太經合組織(APEC)成員、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創始發起國之一,還是伊斯蘭教國家。通過上述平臺,文萊正發揮著重要作用。”
房新文表示,中文兩國一向友好,已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選擇到文萊尋求商機。他呼吁中文相互借鑒,找到合作共贏的契合點,這對各自利益和地緣政治都有著重要意義。(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