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員實名舉報公司“無證”生產水泥20余萬噸 上述新型建材公司隸屬于邢臺市政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邢臺市政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官方網站上,記者看到,邢臺市政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56年,2003年進行改制,現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股份制企業,集團經營范圍主要涉及市政、公路、橋梁、水利等工程設計、施工、監理;房地產開發;商品混凝土生產、銷售;水泥制品生產、銷售;瀝青制品生產、銷售等。擁有子、分公司近百家,是河北省最大的綜合型市政集團。 8月5日上午,在邢臺市橋西區百虎村,孔佳雪告訴中新網記者,新型建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礦渣粉為主的公司,在2013年4月以前,她一直在從事礦渣粉的質檢工作,并于2013年3月取得了華北中基建材集團公司頒發的“混凝土專業知識培訓合格榮譽證書”。 “2013年初,公司開始不斷更換生產礦渣粉的設備,當年4月份,我們得知公司開始轉型生產水泥了。”孔佳雪稱。 在孔佳雪看來,她和其他幾名質檢員只是在進行混凝土專業知識培訓時了解了一些有關水泥的知識,對水泥生產配比及質量檢測并不熟悉,“還是負責生產技術的胡慶林經理給我們講解了一部分知識,我們自己又買來相關書籍自學。” 孔佳雪告訴記者,在過去的一年當中,新型建材公司每個月大概要累計生產20天水泥,每天生產量在1200噸左右,這些水泥極少用來袋裝,大部分都是用水泥罐車散裝運輸。“據我所知,這一年多來生產的20多萬噸水泥全部用在了邢臺市政建設集團下屬的水泥制品廠、工地項目部和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孔佳雪稱。 “今年3月2日,公司突然更改了水泥配方,把原本該有的粉煤灰換成了水渣,水渣就是尾礦石的廢渣。”孔佳雪向記者提供了從3月2日至3月5日共8張“生產配比通知單”,在3月2日的“生產配比通知單”上記者看到,其配比為“熟料34.96、石膏混合材2.3、水渣8.74、礦粉5”,其單位為“噸/時”,簽發人為鄧相楠。 孔佳雪告訴記者,因為更換了配方,擔心水泥質量不穩定的她向公司提出質疑,卻被告知仍按更改后配方生產,“這幾天的配方都是把粉煤灰換成水渣生產的,產量大概有3000多噸。”孔佳雪稱,她對更改配方后的水泥進行專業質量檢測,發現強度都達不到要求。 2014年3月8日,孔佳雪被公司以不服從管理為由辭退,“3月9日我去公司收拾東西,聽同事說,3月2日的那批水泥送到了南宮攪拌站,結果出現質量問題,我作為那天的質檢員被公司上報為事故責任人。”孔佳雪說,因為擔心這些有問題的水泥建材用于市政工程,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后自己要擔責任,她開始向有關部門反映此事。 質監局證實該公司生產“無證”水泥 孔佳雪告訴記者,在向邢臺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實名舉報后不久,她就接到了邢臺縣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反饋信息。在孔佳雪提供的一份《邢臺縣質量技術監督局關于對邢臺市政集團新型建材分公司未取得生產許可證擅自生產水泥案件辦理情況的回復》中,記者看到,“我局于2014年4月18日對該單位負責人進行了調查,經調查得知:該單位主要生產礦渣粉。截止目前該單位在今年三月初在本廠共生產了259.62噸(水泥),分別于今年3、4月份銷售到了邢臺市政其它分公司,已全部用于鋪設路面及做設備基礎使用。2014年6月4日,經我局案件審理委員會集體審理認定:該單位未取得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擅自生產水泥的行為,違反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第五條的規定,決定給予下列行政處罰:1、責令停止生產;2、處以97357.5元罰款;3、沒收違法所得3894.3元。” 8月5日下午,邢臺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張慧青告訴中新網記者,新型建材公司生產水泥是私下進行的,企業沒有單獨的賬本、記錄,質監局的工作人員只找到生產200多噸水泥的記錄,找不到大量生產水泥的證據。 同時,張慧青向記者證實,質監局對新型建材公司的行政處罰,該公司至今仍未履行。 負責質量監察的副局長睢利民稱,他曾負責帶隊去新型建材公司進行檢查,由于生產礦渣粉和水泥使用的設備都是球磨機,生產出來的產品都是直接裝到罐車里運走,產品并不裝袋,所以具體生產什么東西,質監局也不清楚,生產200多噸水泥是該公司自己承認的。“我們不清楚設備有什么區別,都是磨出來的。設備是分不清的,一般人分不清楚。我們曾找其他水泥廠的專家看過,現在生產的不是水泥。”睢利民說,他們在新型建材公司并未發現孔佳雪舉報的生產水泥用的熟料等材料。 對于新型建材公司只在2014年3月生產了200多噸水泥的說法,孔佳雪存在質疑。“我在那里做水泥質檢員已經一年了,怎么可能只生產了200多噸?”她還向記者出示了她和公司一名曾經負責生產的員工的通話錄音,在錄音中,該名員工稱,新型建材公司于2013年4月開始生產水泥。 |
相關閱讀:
- [ 08-06]紐約警方聯手交通局嚴查華埠長巴無證停靠行為
- [ 08-06]廈門將取締無證游泳池 市民可舉報
- [ 08-06]廈門將取締無證游泳池 市民可撥打熱線進行舉報
- [ 08-04]泉州嬰兒游泳館存盲區:育嬰員多無證 誰來管說不清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