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推國資改革方案 國家版本仍不見“蹤影”
2014-08-07 16:27:59?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呼喚國家層面改革方案出臺/ 然而,與地方國資國企改革方案爭先亮相形成對比的是,目前國家層面的國資國企改革方案依舊沒有蹤影。唯一敲定并公開的是,日前展開的6家央企試點的 “四項改革”。 之所以試點開展在前,方案推出在后,主旨在于,“通過此次試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完善措施,努力推出一批可推廣、可復制的有效做法和典型經驗。這次改革的目的,是要探索試出新體制、新機制、新模式”。一名國資委相關人士表示。 曾一度有消息稱,由財政部、國資委兩部委牽頭的國企改革方案已進入最后階段。但一名曾參與方案討論的財政部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出臺的時間不會那么快。 “目前,包括國資委、財政部等部委,都還處于轉變政府職能的掃尾工作中。”他認為,只有等部委承接的“三定”方案中職能轉變等工作厘清,并且行政審批事項的下放和改革初見成效的時候,再出臺國資國企改革方案,時機才相對成熟。 據悉,未來面世的國資國企改革方案,或將從國資管理體制改革、政企分開以及信息公開透明化等層面為新一輪改革指路。 尤其是在國資改革層面,決策層力促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加快發展,尤其是推進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改革,建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機制。除少數涉及國家安全的企業和投資運營公司可采用國有獨資形式外,其他行業和領域國有資本以控股或參股形式參與經營。 更為關鍵的是,各地將加快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推動非國有資本參與中央企業投資和進入特許經營領域。放開包括自然壟斷行業競爭性業務在內的所有競爭性領域,為民間資本提供大顯身手的舞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要依法合規、規范運作,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之所以需謹防國有資產流失,上述國資委相關人士認為,雖然國資國企改革環境已明顯改變,但造成國資流失的風險點依然存在。例如仍存在國有資產底數不清的狀況,比如不少縣級政府還有一定數量的國有資產,但由于缺乏專門的工作機構,無法摸清資產底數,改革過程中發生國資流失的風險很大。 (本報記者胡飛軍對本文亦有貢獻) |
相關閱讀:
- [ 08-07]放錯地方的財富就是“垃圾”
- [ 08-07]福建省地方教育部門要向社會公布公辦園招生方案
- [ 08-07]許云澤:根除“官賴”,對地方盲目舉債應嚴厲追責
- [ 08-07]四地完成地方債自發自還試點招標 欲重塑政府信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