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改委再度召集專家征求意見,討論新電改方案。據與會專家透露,未來電改將進行頂層設計,或成立獨立于電力行政主管部門和電力企業及組織以外的專業化電改委員會。改革后,電網將實現公用事業化,輸配分離將被列入改革盤子,網售分開也可能作為突破口。 早在今年4月18日召開的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首次會議上,最高層就定調了電改的大方向,“推動供求雙方直接交易,提供更加經濟、優質的電力保障,讓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電力體制的市場化改革是大方向,有業內專家稱,政策層面討論越來越密集,用電企業的呼聲越來越強烈,電改已經箭在弦上;但最終改革力度有多大,能夠給用電企業(特別是用電大戶)帶來多少實惠,目前看還都是未知數。 將擠壓國家電網利潤空間 電改必然會觸動壟斷部門的利益。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電改的關鍵是定價機制的改革,是形成“多家買、多家賣”的市場競爭機制,通過競爭,把輸配電的成本降下來,必然要擠壓國家電網的利潤空間,主要阻力在于“改革成本誰來承擔的問題”。 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陳哲曾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電改的最大阻力可能來自于國家電網,如果把國家電網拆分為幾個公司,形成相應的競爭機制;或者直接劃歸為社會公共服務事業,取消其企業屬性,電價問題,新能源發電上網、并網難等問題或將迎刃而解。 實際上,電改遇到的不僅是來自國家電網的阻力,電企也并沒有太多動力。 某電力企業內部人士稱,從電力企業來講,大多對最近提出的電力體制改革新方案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因為12年電改基本停滯,唯一做的就是實施了"階梯電價",也被許多用電大戶認為是變相上調電價;而且國家電網上馬多條特高壓線路被認為就是防止被分解,以此來更強化其壟斷能力。 但林伯強認為,假設輸配電的成本保持不變,即使拆分了國家電網也沒有任何實質性意義,因為點對點供電、直購電對于供電方和用電企業來講,并不能實現雙贏,用電企業就無法降低用電成本。因此,電改關鍵是改革價格形成機制,如何降低輸配電成本。 |
相關閱讀:
- [ 07-10]媒體稱新電改方案第一稿已起草
- [ 06-05]電改12年電價上漲超過三成 國網仍是隱形巨頭
- [ 05-26]能源局4名高官落馬3人曾主政電力 電改起草人也落馬
- [ 04-22]電改油改料成今年能源改革最大看點
- [ 04-05]巨額現金補助 廈門“大禮包”誘三安光電“改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