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8日電 8月6日,新浪微博某大V爆料,一位女士因拿著手機“煲電話粥”,居然把自己的臉燙傷了。至此,微博、微信、論壇等多數手機用戶掀起了對手機安全的激烈討論。手機充電被燙傷、手機放兜里被燙傷、手機發熱手指被燙傷、iPhone險些燙傷用戶大腿,手機燙傷案例近年來頻繁發生。 在智能機時代,“高溫機”話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互聯網廠商獵豹移動進行了快速反應,在其官微上立即進行了一系列的互動,比如手機發熱科普和高溫機皇投票。 獵豹移動工程師介紹,手機溫度之所以過度發熱有很多原因,沒有良好的使用習慣,不懂得如何管理APP應用,手機本身軟硬件系統的設計都有可能導致手機發熱。 手機發熱原因 獵豹移動研究團隊稱,手機的發熱主要來自于基礎硬件系統運行和軟件對硬件系統的喚醒調用而產生的。正常使用手機肯定會有一定發熱,但手機過熱甚至發燙的現象又為什么會普遍出現呢? 手機硬件原因導致過熱主要有4點:手機散熱性能差,CPU功耗過高,電池發熱,其他元器件發熱。 Android手機導致過熱主要因為:長期無節制的喚醒鎖定CPU,應用程序無視規則的長期后臺。Android系統需要獲取系統最高權限也就是ROOT破解,才可以停止后臺系統應用,因此Android系統的發熱對于普通用戶來說也就變成了不得不忍受的常事。 “高溫機”燙傷真的可能嗎? 手機發熱雖然是常態,但是小小的手機發熱真的就能導致臉被燙傷嗎? 記者就“煲電話粥”被燙傷的事件,咨詢了一位醫院的皮膚科專家,他分析了事情可能存在的理由,同時也給出相應提醒。 “這位女士是個極端的例子,之所以在差不多的情況下,有的人會被燙傷,而有的人不會被燙傷,這跟每個人的膚質有很大關系。” 皮膚科專家說。 像這位女性皮膚上出現紅斑屬于輕一度燙傷,像有些用熱水袋后被燙出水皰的屬于輕二度燙傷,都不會留疤。“近年來有個叫‘低溫燙傷’的詞很流行,指的是在不超過50℃的溫度下,短時間接觸不會有什么問題,但要是長期接觸的話就會造成所謂的低溫燙傷。” 有實驗表明,光是玩個游戲或上網半小時,手機屏幕溫度已經達到39.8℃,背面更高,甚至有超過45℃。手機的屏幕和功率越大,散發出來的熱量也就更多,因此可能造成燙傷的幾率也就更高。這樣的溫度與特別敏感的臉部皮膚直接接觸,時間一長,手機的溫度再與皮膚的溫度相互疊加,被燙傷的幾率也就變得更高。 避免“高溫機”燙傷的生活小貼士 1、養成正確的手機使用細節:不要頻繁的鎖屏、解鎖屏,適當使用飛行模式,減少數據業務的使用,關閉手機的部分功能。 2、養成正確的使用姿勢:講手機最好長話短說,不然就采用免提方式或者耳機,別再把屏幕直接往皮膚上貼,特別是躺著煲電話粥時。 3、使用合適的“高溫機”管理軟件:獵豹移動長期對上萬款APP進行分析測試,發現手機中的大量軟件運行異常或后臺高頻占用CPU時會導致手機卡頓、耗電嚴重等現象出現,最終造成手機過熱。針對此獵豹清理大師5.8版專門推出了CPU加速功能,用戶可以獲得發熱檢測、發熱修護、優化建議三大功能,號稱“獵豹手機降溫神器”。 在手機越來越離不開大家生活,我們也呼吁更多的技術廠商關注和解決手機過熱的問題,讓老百姓安全使用手機,以免被“高溫機”傷害。(中新網IT頻道) |
相關閱讀:
- [ 08-08]小米手機售后遭詬病 倉山工商七月受理10起投訴
- [ 08-08]醉酒男子駕豪車撞破護欄后扔掉手機與婚戒
- [ 08-07]永輝超市副總裁謝香鎮摁錯手機 誤買27.1萬股
- [ 08-07]永輝超市副總裁謝香鎮摁錯手機 誤買27.1萬股
- [ 08-07]失主怒曬“拾手機者”個人信息 律師:侵犯隱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