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昭通魯甸地震災害引發大量民眾向災區捐款捐物,但有些不法分子卻打著“救災”旗號行騙。12321舉報中心提醒愛心人士,莫讓詐騙分子利用大家的善心,借災情“發財”的行為不得不防。 據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官網介紹,根據以往重大災難期間網友的舉報情況,對常見詐騙手段做以整合,愛心人士需提防的詐騙手段主要包括:虛假短信息詐騙;假冒公益網站詐騙;虛假電話詐騙;網絡帖文詐騙;網絡回復詐騙等。 一、虛假短信息詐騙: 1、發送“求助”短信息。主要內容為:“爹媽:因地震我什么都沒有了,現急需錢用!匯我朋友卡上,卡號:***”?!鞍謰專涸颇萧數榈卣鹆?,我因地震在醫院接受治療,急需醫藥費,速匯款***元到某銀行***卡上”。 2、發送偽造捐款賬號類短信息。主要內容為:“眾志成城,抗震救災。某某紅十字會號召廣大人民伸出援助之手,為受害群眾重建家園基金募捐受捐賬號:……;……銀行(個人賬戶)?!?/p> 3、發送赴災區救援急需資金類短信息。主要內容為:“爸媽我正被調往抗震救災的前線,這是立功提干的好機會,請速匯****元到我班長的某銀行卡上,卡號***,請速匯”等。 二、假冒公益網站詐騙。例如,假冒某公益組織官方網站的名義,設立非法“釣魚”網站,或制作假冒的門戶捐款頁面,利用群眾的捐助愛心,騙取網民的捐贈款。 三、虛假電話詐騙。電話謊稱是政府部門或者紅十字會等相關公益部門的工作人員,以災區募捐獻愛心的名義,讓大家為指定賬戶捐款。 四、網絡帖文詐騙。一些不法分子在網絡論壇或博客中以地震災民的名義,發布云南魯甸災區情況的文章,多數極富煽情或者配有強視覺沖擊力的圖片,以激發民眾的愛心。最后公布一個捐款的銀行賬號或者網上支付賬號等,騙取網民捐款。 五、網絡回復詐騙。一些不法分子選擇點擊量大、影響力大的博客文章、論壇帖子、微博話題或私信、用戶留言,還有被網站做為經典推薦的新聞內容,通過回復災區信息,騙取資金或物資幫助,或將讀者引入釣魚網站,行使詐騙。 此外,舉報中心還建議廣大民眾通過官方公布的正規途徑捐款、捐物,不要輕易相信通過手機短信息、電子郵件、即時通信工具接收到的募捐匯款賬號或者捐款途徑,謹防中了不法分子的騙局。如發現以上詐騙信息請及時聯系公安部門或向12321舉報中心舉報。(田雪 劉碧瑤) |
相關閱讀:
- [ 08-08]云南省民政廳公布中央下撥6億救災款分配方案
- [ 08-08]郵政儲蓄銀行針對云南昭通抗震救災行動快
- [ 08-08]魯甸救災被激流卷走失蹤戰士謝樵來自寧德 遺體已找到
- [ 08-08]報實情應成救災基本原則
- [ 08-08]用現代科學觀念指導抗震救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