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兩提“新常態”
2014-08-08 17:20:07?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責任編輯:陳瑋 房小奇 |
分享到:
|
人民網北京8月8日電(劉然)隨著2014上半年重要經濟數據的公布,輿論對經濟形勢的分析解讀也逐漸升溫。8月5日、6日、7日,《人民日報》連續三天在頭版位置刊登了“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系列評論,以《經濟形勢閃耀新亮點》、《經濟運行呈現新特征》和《經濟發展邁入新階段》為題,對中國經濟形勢進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具體闡釋了“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內容和意義。 今年5月,“新常態”第一次出現在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的表述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在戰術上要高度重視和防范各種風險,早作謀劃,未雨綢繆,及時采取應對措施,盡可能減少其負面影響。7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和黨外人士的座談會上又一次提出,要正確認識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進一步增強信心,適應新常態。 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同比增長7.4%。如何看待7.4%的增速?《人民日報》在系列評論中寫道,“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上半年經濟總量增長7.4%,實屬不易。經過30多年高速發展,中國經濟已是一個巨人,總量基數很大,每增長一個百分點所代表的增量不可小看。按今年的經濟增速目標計算,全年經濟增量就約達5萬多億元,約相當于1994年全年的經濟總量。” 《人民日報》評論指出:“還能不能繼續保持那樣的高速度?應該說,是做不到、受不了、沒必要。”“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目標,國內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這個目標算每年7.5%左右的速度就夠了。”“經濟增速換擋回落、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這就要求我們在宏觀調控上既堅持底線思維,保持‘憂患心’,又堅持戰略思維,徹底擺脫‘速度情結’‘換擋焦慮’,保持‘平常心’。” “新常態”下,我們國家對經濟增長速度的要求不再那么“執著”,但對發展質量卻十分看重。 |
相關閱讀:
- [ 08-08]美高官關注習近平新戰略 強勢推進反腐和經濟改革
- [ 08-08]美前高官關注習近平新戰略 中國對外企監管新常態
- [ 08-08]習近平:改革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