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兩提“新常態”
2014-08-08 17:20:07?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責任編輯:陳瑋 房小奇 |
分享到:
|
《人民日報》的評論指出:“經濟發展從過去的傳統粗放轉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續,這就要求我們在宏觀調控上將轉方式、調結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入新常態,也進入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就要爬坡過坎,從粗放到集約,從低端到高端,結構調整的任務更加艱巨。”“正因為客觀條件的變化,中國經濟必然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從結構不合理轉向結構優化,從要素投入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隱含風險轉向面臨多種挑戰。”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新常態”下,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成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 《人民日報》的評論指出:“經濟新常態,需要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培育經濟發展的持久動力。從根本上說,就是向改革要動力,向結構調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潛力;就是要‘激活力’,把該放的權放到位,讓市場主體真正放開手腳;就是要‘補短板’,把該做的事做好,增加公共產品有效供給;就是要‘強實體’,把該給的政策給足,夯實發展的微觀基礎。”《人民日報》評論認為:“新常態是新的探索,要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以改革開路,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激發企業和社會活力,培育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結構優化,更好地改善民生。” “新常態”作為中國高層對經濟形勢的清醒判斷和重要定義,對未來宏觀經濟政策導向有著決定性意義。而《人民日報》的三篇評論恰為人們清晰呈現了“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整體面貌和未來趨勢,正如評論中所說,“面對新常態,我們要有冷靜的心、堅定的心和火熱的心,科學認識新常態,積極應對新常態,學會適應新常態,創造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輝煌。” |
相關閱讀:
- [ 08-08]美高官關注習近平新戰略 強勢推進反腐和經濟改革
- [ 08-08]美前高官關注習近平新戰略 中國對外企監管新常態
- [ 08-08]習近平:改革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