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聯社新聞臺YTN8月7日報道,為保障居民個人信息安全,韓國從8月7日起試行關于禁止收集居民身份證號的法律條款,這意味著在韓國隨意收集他人身份證號或將自己身份證號透露給他人將受到法律處罰。 新法規規定,在缺乏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收集他人身份證號碼并提供給他人或用于不法用途時,最多將被處以3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7萬元)罰款。而經合法理由及途徑收集他人身份證號后,因疏于管理而導致他人身份證信息泄露時,最高將被處以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0萬元)罰款。國家公共機關和民間企業也同樣被禁止收集居民身份證號碼,法令只允許在生命、身體和財產的利益有明確且迫切需求的情況下依法收集居民身份證號碼。 同時,為解決居民保護個人身份證信息的過程中的不便,韓國政府為民眾提供個人PIN碼(My Pin)服務。My Pin是一串隨機生成的13位數字,其中不包括任何個人身份信息。居民可在政府網絡或居民服務中心輕松而簡單地拿到自己的PIN碼,辦理銀行、手機等個人業務時可以用PIN碼來代替自己的身份證號。而如果居民擔心自己的PIN碼已被泄露,可以立即廢除舊的PIN碼,另換一個新的PIN碼來使用。 目前,韓國各公共機關和企業都在積極構建更加安全的信息保護系統,以及引進PIN碼輸入系統。韓國民眾普遍對這一法案的實施表示歡迎,希望政府能夠持續推行該項政策。(海燕) |
相關閱讀:
- [ 08-07]微信朋友圈"為地震祈福"疑詐騙 可致個人信息泄露
- [ 08-07]美“截擊”斯諾登二號泄露秘密
- [ 08-04]蘭州石化一裝置泄露著火 現處于控制燃燒階段(圖)
- [ 07-26]廣州火車站煙霧彌漫疑因旅客違禁品泄露 無人受傷
- [ 07-26]手機安全面臨隱患 隱私泄露層出不窮(圖)
- [ 06-30]南京鋼鐵廠凌晨發生氬氣泄露事故 三名工人死亡
- [ 06-20]男子開房不雅視頻泄露 偷拍人勒索50萬落網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