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日缺乏對侵略罪行反省是釣魚島問題懸而未決根源
2014-08-09 18:36: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徐家傲 陳瑜輝 |
分享到:
|
中新社大連8月9日電 (記者 王曦)中日關系研究專家、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在9日舉行的“甲午戰爭以來的中日關系”學術研討會上指出,釣魚島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是19世紀末日本的對外侵略擴張,“甲午戰爭前,日本強軍的誘因之一就是釣魚島”。 他表示,日本當局對包括甲午戰爭在內的侵略罪行沒有徹底反省和認真清理,是使這一問題至今未得到解決的根源所在。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0周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120周年,中日關系處在新的歷史十字路口。”劉江永說,去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第二次執政一周年之際,悍然前往參拜靖國神社,使得中日關系進一步惡化。他認為,中日在釣魚島問題上存在潛在沖突可能,一旦出現“零和模式”,將很有可能引發沖突。 劉江永指出,日本目前的舉動應引起世界各國警惕。“從安倍內閣在釣魚島問題、對華戰略和軍事戰略角度看,其似乎正在效仿伊藤博文的某些做法。因此,在二戰后日本首次出現甲午戰爭前10年所發生的類似現象。” 劉江永強調,中國要維護自身和東亞地區和平,必須居安思危:“未來的60年,東北亞應該爭取迎來一個安全、合作、統合的新甲子,但關鍵要看日本領導人今后能否做出正確的抉擇,以及日本的國家模式朝哪個方向轉型。如果安倍繼續效仿伊藤博文走下去,很可能使日本再度墮入戰爭的深淵,因此必須懸崖勒馬。” 針對日方就釣魚島歸屬所謂的“證據”,劉江永認為,《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中日共同聲明》、《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等均能予以強有力的駁斥。 劉江永指出,中國擁有釣魚島的歷史最遲可以追溯到1372年明太祖派遣楊載出訪琉球國,現存最早記載釣魚島的古代文獻是中國明朝鄭和時代從1403年起記述的航海指南的《順風相送》一書。而記載釣魚島的古代文獻史料則包括《使琉球錄》、《籌海圖編》、《中山傳信錄》、《指南廣義》、《臺海使槎錄》等,這些著作無不明確有力地證明了釣魚島的歸屬問題。(完) |
相關閱讀:
- [ 08-01]中方回應日本政府對中國釣魚島附屬島嶼擅自命名
- [ 07-30]《釣魚島歷史真相》出版 文獻充分證明釣魚島屬中國
- [ 07-30]日媒:若中國民兵占領釣魚島 美軍將無相關對策
- [ 07-27]軍報再談甲午戰爭教訓:居安應思危 無備必有患
- [ 07-12]社科院專家:釣魚島不是決定中日關系關鍵因素
- [ 07-09]朱德外孫:奉勸安倍政府 玩火者必自焚
- [ 07-07]超強臺風“浣熊”來襲 影響中國東海、釣魚島海域
- [ 07-07]中國高規格紀念抗戰爆發 海警船釣魚島海域巡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