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力度如此之大?寧夏當地某高校負責人董毅用一組數據表態: 董毅:財政每年這樣22%的增幅也不能滿足現在高校快速發展的需要,就需要集各方的力量來進行教育投入。我們有一組數字,四所高校總的收入里面財政撥款就達到80%。 對普通高校而言,辦學經費主要來自學生學費和政府的生均撥款。而寧夏地區的學費從2000年以來一直沒有調整,價格也位居全國最低之列,但教育培養成本卻逐年提高,生均漲幅達34.17%。寧夏自治區物價局收費管理處處長趙文泓說: 趙文泓:按國家發改委規定,高校標準可以達到25%,但目前我們學費標準占生均培養成本非常低,只占到13%—15%這個樣子,我們認為有必要進行調整。 如果說,寧夏上調學費是由于價格太低,那么其他各地也在積極上調學費,原因何在?山東省政府參事、山東建筑大學教授鄧相超分析說:當前各高校還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負債,新校區建設、圖書館擴容以及設備儀器更新都需要大量投資,在地方院校財政撥款相對不足的情況下,部分院校學費上漲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鄧相超:山東省省屬高校比部屬高校,比如說建筑大學劃撥的經費可能只有山東大學的50%多一點。去年調研了幾所高校,一個學生辦學成本分攤到身上,大約是一萬三左右,就現在地方學校來說,按學生繳的學費加上地方政府的撥款,確確實實是非常緊張的。 教育成本逐年提高、財政撥款相對不足,高校給出的漲價理由聽起來十分正當。不過,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此前在接受中國之聲采訪時指出,目前國內對于學生人均教育成本的計算方法可能并不準確。 熊丙奇:有的成本是不應該發生的。比如學校里面的行政人員很多,行政機構龐雜,導致行政開支很大。再一個就是,現在很多學校都以科學研究為重要辦學功能,很多教授在人才培養上投入的時間并不多,甚至有的人就是一心只做科研,根本不做學術性研究,花在這些教授身上的費用是不是也不應該是平均成本。還有,現在有的學校追求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有鋪張浪費的問題,算在學生頭上顯然也不合理。 熊丙奇指出,要想計算出高校學費的合理漲幅,就必須正確核算學生人均培養成本。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高鴻源則建議,對于高校學費如何調整,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更加明確的標準。 高鴻源:這類事情行政部門征求意見,拿出具體數據來;像油氣漲價這樣的,拿出一個合理的公式。及時調整。在幾年之內,按著這個基本公式帶進去;還需要有一個尺度,讓政府和公眾共同審計。(記者劉玉蕾) |
相關閱讀:
- [ 08-08]池秋娜調研龍巖高校建設發展工作
- [ 08-08]福建省原則上不再審批增設新高校 將調整專業設置
- [ 08-08]政府有必要干預高校學費“組團”上漲
- [ 08-08]福建省原則上不再審批增設新高校 將調整專業設置
- [ 08-08]高校學費豈能上漲成癮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