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悉尼8月11日電 在澳大利亞北領地的偏遠小島上,文物愛好者于7月25日發現了一枚中國乾隆年間的銅錢幣,專家認為其可能證明幾百年前澳大利亞土著居民與中國商人具有貿易往來。這枚銅幣被鑒別為清代產物,鑄于1736年至1795年之間。 據澳大利亞媒體11日報道,7月25日一群文物愛好者在北領地埃爾科島進行一個星期的尋幽探險活動時發現了這枚銅幣,上面有“乾隆通寶”的字樣。該團體的成員歐文說,這枚銅幣顯示在乾隆年間澳大利亞北部地區可能與中國有貿易往來,這是第一次在澳北部地區發現中國銅錢,中國商人當時可能到達澳北部買海參。 歐文說,這個“乾隆通寶”銅幣也可能是望加錫人由印尼南下向澳大利亞土著人買海參、或由中國商人向澳土著人買海參時付的銅幣。在澳土著居民的口述歷史中,也談及中國商人來過澳大利亞,并提及用中國銅幣作為釣魚用的鉛墜。 埃爾科島是澳大利亞北領地的土著居民居住的小島,曾在上世紀40年代發現過一千年前非洲錢幣,而這批錢幣是如何來到此地的,至今尚無定論。(完) |
相關閱讀:
- [ 06-13]歷代古錢幣展14日開展 展示2000多件古錢幣珍品
- [ 06-13]民俗錢幣古時稱"花泉" 表示祝福驅邪之意(圖)
- [ 06-13]歷代古錢幣展14日開展 展示2000多件古錢幣珍品
- [ 06-12]中國歷代古錢幣珍藏展14日亮相福州
- [ 06-09]民警花2萬元買古錢幣系贗品:起訴要求退還
- [ 06-09]民警花2萬元買古錢幣系贗品 起訴要求退還
- [ 05-30]江蘇泗洪發現150公斤唐朝古錢幣 正面"開元通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