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8月12日電(信蓮)香港南華早報網近日刊登香港智庫天大研究院研究員伍俊飛文章《中興領袖習近平》,文章摘要如下: 自上任以來,習近平厲行新政,銳意進取,開共和國中興氣象。他重視吏治,落實反腐,避免反腐虎頭蛇尾,草草收場。周永康一案揭盅,天下震動,公眾拍手稱快。撥亂反正,扭轉乾坤,習近平民望直升。 過去數十年,官員腐敗范圍之廣、數額之巨、級別之高,皆屬前所未見,前所未聞。習治亂世用重典,誠不得已而為之。 習確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調結構,保民生,追求可持續發展。他強調兼顧經濟發展和民眾生活,注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重整國有企業,痛擊壟斷和利益集團;處理違法外企,讓民企獲得更多空間;整頓房地產市場,讓經濟不再為房地產商和地方政府綁架,讓實體經濟得到更多資金,為企業研發提供更多支持。習的經濟政策更利于國家的長治久安。 習近平如同毛鄧,有從軍履歷,擅長戰略思維。他在外交上繼承鄧公“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遺訓,在避開直接武裝沖突的同時,盡心發展威懾力量,爭取主動,對日展開外交戰輿論戰,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擴建南海島礁,組建金磚銀行,逐漸掌握國際規則制定權和話語權。 1911至1949年,中國形式上采取西式民主制,但實質為軍閥混戰,讓日本侵華有機可乘。多黨代議制不合國情,中共掌權是國家大一統的必然選擇。中國政改的前途是一黨民主化,即在加強黨權的同時,擴大民權,塑造黨權與民權雙強的模式,而司法獨立和基層民主乃此模式成功的基石。習治國理政的實踐暗合這一思路。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旨在組織官僚和資本家為勞工服務,國家權力務必掌握在勞工和為勞工謀福利的政治家手中。習的施政其實是回歸了新中國的建政初衷。 皮克迪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一書,昭示了西式市場經濟和多黨代議民主的沒落。值此世界大勢,中共再次煥發強大的自我否定和革新能力,習近平極有可能開出普世的嶄新體制,對此我們寄予厚望。 |
相關閱讀:
- [ 07-23]習近平探望古巴革命領袖菲德爾·卡斯特羅
- [ 03-28]旅法華僑華人熱議習近平訪法:大國領袖平易近人
- [ 03-24]專家詳解習近平外交服飾:體現大國領袖涵養與智慧
- [ 03-24]習近平成首位參觀俄軍最高指揮部外國領袖
- [ 08-11]習近平治國思路:強調憲法高于一切 用法治思維反腐
- [ 08-11]習近平就埃博拉疫情致電幾內亞、塞拉利昂、利比里亞三國總統表示慰問
- [ 08-12]黨媒盤點習近平執政三大建樹:鐵腕反腐贏民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