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埃博拉疫情正在西非肆虐之際,中國一方面“嚴防死守”抵御埃博拉病毒侵入,另一方面“雪中送炭”為西非提供援助物資和醫療人員,被動防御和主動出擊并舉,筑起防控埃博拉病毒的銅墻鐵壁。
承載中國政府緊急人道主義援助西非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三國總計價值3000萬元人民幣物資的飛機日前相繼抵達目的地。這是近期中國政府專門向有關西非國家提供的第二批應對埃博拉疫情的緊急援助。
今年2月以來,幾內亞暴發埃博拉出血熱疫情,并逐漸蔓至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兩國。今年5月,中國政府曾向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幾內亞比紹四國各提供價值100萬元人民幣的防控救治物資,并于第一時間投入防疫救治現場。
世界衛生組織本月8日宣布,埃博拉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呼吁國際社會向西非疫區伸出援手。中國對西非三國的援助隨即升級,在運送物資同時,派出公共衛生專家組啟程前往疫區,他們將和堅守在當地的中國醫療隊員一起,攜手與非洲民眾抗擊埃博拉。
“中國對西非國家的援助,有的放矢,周全細致,體現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新興大國的風范。”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張永蓬說,在非洲國家面臨人道主義災難時,中國及時有效的無私援助,體現了中非之間的深情厚誼。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表示,要找到利益的共同點和交匯點,堅持正確義利觀,有原則、講情誼、講道義,多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他還提出“真、實、親、誠”的對非合作四字箴言,勾勒出中非合作的未來藍圖。
義重于利,義先于利。秉承中國優秀文化和新中國外交傳統,正確義利觀成為新形勢下中國與周邊和發展中國家發展關系的重要指針。“在災難面前,中國義字當頭。”張永蓬說,中國對西非的援助是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的真誠幫助。
針對埃博拉病毒的特點,中國物資援助重點選供醫用防護服等個人防護設備以及監護儀、噴霧器、藥品等醫療設備和物品,體現了中國的“真”與“實”;而在疫情加重時,中國醫療人員堅守崗位,更多公共衛生專家深入疫區,更是中國對非洲朋友“親”與“誠”的最好證明。
中國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真、實、親、誠”的承諾,而這份患難中的真情更是感動了非洲朋友。幾內亞國際合作部部長穆斯塔法·庫圖布·薩諾在物資交接儀式上表示,此次援助為兩國關系發展注入了活力。塞拉利昂外交部副部長斯特拉瑟-金表示,中國政府此次雪中送炭,塞拉利昂政府和人民銘記在心。
世界衛生組織助理總干事福田敬二對于中國的援助作出高度評價:“世衛組織總干事及受疫情影響的國家首腦日前共同呼吁國際社會提供切實援助,中國政府響應號召,提供的支持對當地防疫工作十分重要。”
埃博拉病毒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敵人,抗擊疫情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就埃博拉疫情致電幾內亞、塞拉利昂、利比里亞三國總統時表示,中方呼吁國際社會積極行動起來,向疫區國家緊急提供援助,攜手支援疫區人民共渡難關,戰勝疫情,早日恢復正常生產和生活秩序。
世界衛生組織啟動1億美元資金實施埃博拉疫情強化響應方案;世界銀行提供2億美元緊急資金幫助西非三國抗擊埃博拉疫情;歐盟今年資助抗擊埃博拉疫情的總金額達到1190萬歐元;美國馬普生物制藥公司提供埃博拉試驗性藥物……國際社會與各國政府正在動起來,為抗擊西非地區埃博拉疫情提供全力支持。(記者劉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