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緩解旱情 局地人飲困難——當前全國抗旱形勢掃描 近期,西南南部、西北東南部、江淮、黃淮部分地區先后迎來久違的甘霖,極大緩解了旱情。記者12日從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了解到,當前全國旱情總體偏輕,但局地人飲困難突出。 江蘇安徽陜西旱情基本解除 據了解,入汛以來,全國平均累計降雨量329毫米,接近常年同期(338毫米),但降雨分布并不均勻,太湖流域、珠江流域降水偏多,淮河流域、海河流域降水則比常年同期偏少20%以上。受高溫少雨影響,黃淮、江淮、長江上中游和華北、西北、東北部分地區先后出現階段性高溫伏旱。 上周,西北地區中東部、華北、黃淮等地出現明顯降水過程。國家防辦督查專員、新聞發言人束慶鵬介紹,近期的降雨過程對緩解西南南部、西北東南部、江淮和黃淮部分地區旱情十分有利。目前,江蘇、安徽、陜西等省旱情已基本解除。 據國家防辦截至8月12日統計,全國農作物受旱面積6589萬畝(多年同期平均值1.2億畝),有235萬人、254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多年同期平均值1011萬人、722萬頭)。當前全國農作物受旱面積、因旱人畜飲水困難數量等主要旱情指標均低于多年同期均值,八成以上集中在河南、內蒙古、河北、湖北、遼寧、甘肅等省區。 東北局地旱情露頭 值得注意的是,東北部分地區旱情開始露頭。7月1日至今,吉林全省平均降水量為113.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48%,居歷史同期少雨第2位,其中長嶺、農安、公主嶺等10個產糧大縣降水量創1951年以來最低。遼寧降水量偏少5成,發生1961年以來最嚴重夏旱。 記者在全國產糧十強縣吉林省農安縣看到,正處于灌漿期的玉米田本應一片綠色,但由于干旱少雨,放眼望去更像金秋十月,玉米葉片全部枯黃。受人工灌溉成本等因素影響,當地一些種糧大戶甚至選擇了“放棄”。 束慶鵬介紹,東北西部地區在6月份之前仍有有效降雨,但近期降水嚴重不足,從目前監測來看,遼寧阜新、朝陽與吉林白城等地旱情較為嚴峻。當前正值酷暑時節,地表溫度高,蒸發量大,作物需水量增加,再遇持續高溫少雨天氣,旱情有可能迅速發展。 “預計8月中下旬,東北南部、華北北部、黃淮、江淮降水仍然偏少,局地偏少3成以上,黃淮部分地區旱情可能持續或有所發展,不排除發生夏秋連旱的可能性。”束慶鵬說。 多措并舉緩解灌溉飲水困難 針對部分旱區人飲困難突出問題,各地采取多種舉措積極抵御旱災。 國家防總科學調度各類水源工程,組織旱區全力抗旱。自6月1日入夏以來,黃河小浪底水庫、長江三峽水庫和丹江口水庫分別向下游地區補水57億、1311億和31億立方米。針對南四湖水位不斷下降的嚴峻局面和河南平頂山市供水危機,國家防總組織編制了應急調水方案,利用南水北調東線和中線工程向南四湖應急調水8000萬立方米、向平頂山市調水2000萬立方米。 旱區各級黨委、政府全力以赴組織廣大干部群眾開展抗旱減災。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河南、安徽、陜西、湖北、四川、甘肅等省(區)共投入抗旱勞力912萬人,臨時解決168萬人飲水困難,完成抗旱澆灌面積1.7億畝次。 旱區各級抗旱服務組織也利用自身設備、技術和人員優勢,全力開展拉水送水、流動擴澆、設備維修、應急打井等服務。入夏以來,旱區各級抗旱服務組織已累計投入抗旱人員2.8萬人次、抗旱設備5萬臺次、拉水車3萬輛次,累計應急打井1.3萬眼,維修、租賃抗旱設備10萬臺套,拉水送水8萬余噸,完成抗旱澆灌面積1000多萬畝,臨時解決了20多萬人的因旱飲水困難。(記者林暉 王猛)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