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高院首次向社會發布了2013年北京法院行政案件司法審查報告(白皮書),并通報了今年上半年行政審判情況。據統計,去年全市法院受理各類行政案件數量首次突破萬件,而今年上半年受理的案件已超過了去年全年。在民告官案件中,有近五成案件涉及民生,相對集中于征地拆遷等相關領域。去年有843件民告官案勝訴,勝訴率約占12.1%。 “行政案件數量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民權利保障意識日益增強、行政訴訟救濟渠道暢通。”白皮書說。市高院副院長吳在存表示,此類案件的上升也反映了群眾對公共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得到保護的程度越來越高。 近五成案件與民生有關 行政案件涉及領域眾多,受案范圍涉及工商、稅務、財政、教育、治安、土地、國有資產、藥品監管、證券監管、政府采購、社會保障、知識產權等50余大類,幾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領域。“除知識產權行政案件外,有近五成的一審行政案件發生在與民生相關的行政管理領域,表明涉民生行政案件仍是當前行政審判工作的重中之重?!眳窃诖嬲f。 此外,有近六成的一審行政案件集中在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強制、要求履行職責和政府信息公開等重點領域,全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案件861件,占一審常規行政案件的20%,同比上升220.1%,呈現出大幅上升的態勢。 征地拆遷領域案件增多 根據行政案件屬地管轄的規定,北京法院不僅管轄以本市行政機關為被告的行政案件,而且依法管轄以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為被告的行政案件。2013年,北京市中級法院共受理以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為被告的一審行政案件2879件,其中知識產權行政案件2522件,占比87.6%,其他類型行政案件357件,占比為12.4%。 2013年,全市法院受理的以本市行政機關為被告的一審行政案件4042件,其中以市政府職能部門為被告的行政案件呈明顯增長態勢,總量達583件,相對集中于征地拆遷等相關領域;以區縣政府為被告的一審行政案件數量也有明顯上升,總量達609件,同比上升55.4%;以鄉鎮政府為被告的一審行政案件總量為136件,同比下降44%。 近三分之一案件和解 2013年,全市的法院充分發揮行政審判職能,對違法違規、顯失公正的行政行為或者行政機關不嚴格履行、怠于履行職責的,堅持依法判決撤銷、確認違法、無效或者變更,以及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此類案件在已審結的6964件一審行政案件中共計843件,約占12.1%。同時,對于合法的具體行政行為,判決維持、確認合法、有效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約占全部行政案件的40%。 北京法院注重健全完善行政案件協調和解機制。白皮書顯示,2013年,全市法院一審行政案件協調和解案件總量達809件,相較2012年的751件數量有所上升,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行政案件通過協調和解得到妥善解決。協調和解案件相對集中于房屋征收拆遷、勞動和社會保障、政府信息公開等行政管理領域,占全部一審協調和解行政案件的50%。 “一些行政機關在訴訟中能夠主動糾正違法行政行為并爭取當事人的理解認同,努力化解行政爭議?!眳窃诖嬲f。 行政機關敗訴五大原因 白皮書歸納了政府機關敗訴的原因和問題: 1.認定事實不全 主要證據不足 認定事實不全面,主要證據不足:比如在房屋征收補償決定案件中,有的區縣政府在作出補償決定時,遺漏了法律法規規定必須含有的臨時安置費或周轉房以及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的內容,導致補償決定內容不全而被判決撤銷。 證據意識欠缺,不注重收集證據:比如在一起被訴行政賠償案件中,行政機關在實施房屋強制拆除時未依法進行物品登記,也未及時制作清理清單,導致在后續司法審查中又不能證明強制拆除過程中對當事人合法財產權益的保護情況,最終導致敗訴的不利后果。 2.適用法律錯誤 一種情況是對法律法規的理解適用不全面、不準確,在執法過程中不當擴大或者限縮法律法規的適用范圍。另一種情況是,法律規范修改或廢止后,法律適用依據沒有及時調整。 3.違反法定程序 主要表現在:(1)侵害行政相對人的陳述申辯權利,作出具體行政決定時不給予當事人陳述申辯權利。(2)逾越法定期限的問題在實踐中較為突出。比如在一起被訴行政登記案件中,法定辦理登記的時限為10個工作日,行政機關在受理時承諾將于5個工作日內作出決定,但其結果是既未在承諾的時限內,也未在法定的時限內作出決定,而是在逾法定時限一個多月后才作出不予登記決定,并將落款日期倒簽至法定時限屆滿之日,嚴重違反法定程序。 4.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法定職責 主要表現在:(1)無故拒絕接收當事人的履行職責申請。個別行政機關拒絕簽收當事人郵寄遞交的履責申請,或簽收郵件后又以簽收人不適格為由拒絕履行職責。 (2)由于行政機關內部銜接運轉不暢,導致不履責情形的發生。有的行政機關窗口部門在簽收當事人提交的履行職責申請后,未及時將其移交具體業務經辦部門處理,導致逾越法定處理期限仍沒有依法作出處理。 (3)部分行政機關職責交叉導致履行職責不當。比如在一些食品安全執法中,由于工商部門、食品監管部門在查處職責上存有交叉。在房屋征收決定案件中,由于區縣政府與房屋征收部門之間存在職責交叉,導致怠于履行職責。在查處違法建設案件中,由于規劃部門、城管部門之間存在職責交叉,導致在查處違法建設案件中,規劃部門、城管部門之間權責不清而導致怠于履行法定職責問題。 5.行政執法中存在一些共性問題。 例如:行政自由裁量權行使不夠規范統一,導致出現同樣情況不同處理的執法不公現象;還有一些執法機關由于執法作風不夠嚴謹、規范,存在瑕疵,導致行政相對人的不信任并激化矛盾等。 ■法院建議 更多政府信息主動公開 白皮書顯示,目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與群眾的期待和法律法規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該領域相關案件敗訴率相對較高,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市高院行政庭庭長程琥分析說,《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自2008年5月實施,行政機關還需要有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另外,由于該條例對于政府信息是由制作機關還是保存機關具體發布未做出明確規定,導致在實踐中產生理解和把握上的分歧,這也導致了行政機關的敗訴。再者,有的行政機關對于某些信息是否公開和怎樣公開也有畏難情緒。 白皮書表示,針對實踐中本應主動公開而未主動公開引發的申請公開案件,加強分析研究,有針對性地加大主動公開力度,確保將法定主動公開范圍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切實落到實處。嚴格落實市政府新近頒布的《北京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強化政府信息公開理念,統一疑難法律問題的適用標準,為更加規范有序地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提供法律遵循。 ■法院舉措 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 近年來,北京法院積極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逐年上升。西城區區長王少峰、平谷區區長姜帆等一些區縣政府的主要負責人均主動帶頭出庭應訴。其中在平谷區法院審理的行政案件中,平谷區各級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60%以上。 “盡管近年來各方面一直積極倡導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但實際應訴比例還有待提高?!笔懈咴盒姓ネラL程琥說,對于首例或影響重大的案件,負責人參與訴訟有利于化解糾紛的,應主動出庭應訴。下一步,市高院將針對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出臺相關制度規定,確保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出聲、出效果,真正發揮雙贏作用。 建立完善行政白皮書制度 近年來,市高院建立完善全市三級法院行政審判白皮書發布制度和年度報告制度,得到了絕大多數行政機關的積極響應,首都行政審判工作的公信力和影響力逐步擴大,行政審判的司法環境進一步優化。 針對案件審理中發現的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和執法中存在的問題,全市法院還充分發揮司法建議的獨特功效。2013年度共發出各類司法建議69件,絕大多數受到建議單位高度重視并積極回函,一些單位的主要領導還就依照司法建議內容進行整改規范做出重要批示,積極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本版撰文 晨報記者 顏斐 |
相關閱讀:
- [ 08-13]四川老人拆遷現場死亡 家屬縣政府燒花圈被抓
- [ 08-13]拆遷矛盾遭報復?龍巖一村主任9歲兒子慘死
- [ 08-13]20天鏟平一鎮:雷厲風行還是拆遷狂人?
- [ 08-13]論又一個“拆遷狂人”的倒掉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