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69周年 專家:中日關系融冰關鍵看日方
2014-08-15 07:07: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中新網8月15日電(張海桐劉艷)69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經過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擊敗了侵略者。而今,作為戰敗國的日本非但沒有以史為鑒,反而在右傾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致使中日關系嚴峻。軍事專家張軍社認為,中日接觸關鍵在于安倍是否拿出誠意,采取行動改正歷史觀等問題上的錯誤。中日能否融冰,“球在日方”。 日本全面投降69周年 中國銘記歷史警示未來 69年前的今天,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標志著中美等二戰盟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戰場取得對日作戰的最終勝利。中國人民經過8年的艱苦抗戰,終于贏得了民族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 1937年7月7日夜,盧溝橋的日本駐軍詭稱一名日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拒后展開攻擊,中國駐軍第29軍奮起還擊。宛平城的槍聲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同時,也拉開了中國全民族抗日的序幕。 中國人民的持久戰牽制和消耗著日本陸軍三分之二的兵力,太平洋戰爭的推進更是讓日軍喪失了太平洋上的空中優勢。四面楚歌的日本法西斯掙扎著走進1945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表投降詔書,宣布330萬日軍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美聯社當日向全球發文稱,“最慘烈的死亡與毀滅的匯集,今天隨著日本投降而告終。”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密蘇里”號戰艦上舉行。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原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曾慘遭日軍屠城暴行的南京,見證了侵略者最后低頭的歷史性時刻。 抗戰8年,中國軍隊、平民傷亡2100萬人,財產損失和戰爭消耗達1000億美元。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斗爭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也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今年,中國隆重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并連續公布日本戰犯筆供,以近乎“網絡連載”的方式形成浩大聲勢。考量中國的用意,正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紀念的目的,在于“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警示未來,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 |
相關閱讀:
- [ 08-15]中日甲午戰爭反思:警惕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
- [ 08-14]中日經貿回暖仍有待時日
- [ 08-14]國際述評:安倍對中日對話誠意幾何?
- [ 08-14]中日韓女排隊長比美 金延璟:我反正在前兩位
- [ 08-11]中日女排隊伍抵達澳門備戰澳門站大獎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