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反腐與改革是鄧小平思想接力
2014-08-18 13:50:10? ?來源:齊魯晚報 責任編輯:林錦 |
分享到:
|
8月8日,石仲泉接受齊魯晚報記者專訪。 在鄧小平誕辰110周年之際,對上一次改革的重溫與思考正在黨內外的理論與實踐中“發酵”。 8月8日,齊魯晚報專訪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在他看來,我國30多年來的兩場改革攻堅,恰恰都是從整肅黨的紀律和人的思想開始的,并將改革推向深入。一場席卷全黨的反腐風暴,猶如當年真理標準的大討論一樣,引發的不只是當前中國官場的地震,還有選拔任用干部標準的重新思索。如今,鄧小平那句“路線確定了,也要有人來執行好”,在這一背景下更富含深意。 政治與道德并重 齊魯晚報:鄧小平曾說,治理國家的路線確定了,也要有人來執行好。從這句話來看今天的反腐,有何借鑒意義? 石仲泉:過去一個時期評價官員,比較看重政治態度。只要擁護改革開放,擁護中央決策,還有工作能力,就覺得這個同志不錯,但是道德方面,比如男女關系方面的問題視為生活作風之類的小節問題,看得不是很重,其實小節問題會慢慢變成大節不保的。 齊魯晚報:貪腐分子除了權錢交易,往往還有權色交易。 石仲泉:目前我們看到的這種情況相當普遍。從公布的材料看,爬上高位的貪腐分子,沒有聽說他們怎么反對改革開放,往往因為他們有政績被提拔很快,但是,他們的道德品質不過硬,掌握一定權力后就把握不住自己,經不住錢、色誘惑,墮落了。所以,政治之德與道德之德的背離,已成為目前官場的一個突出現象。 齊魯晚報:從什么時候開始中央逐漸認識到這個問題? 石仲泉:我覺得從十七大開始就注意到這個問題了,在報告中提出了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十八大非常突出地強調了這個問題,明確提出存在道德失范問題,要抓好道德建設這個基礎,黨員干部要重品行,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今年五四,習近平在北大的講話,談到小德大德的問題,講得非常清楚。不能僅僅看政治立場怎么樣,還要重品行、重精神境界,即道德之德。 齊魯晚報:政治立場也重要,但是就目前干部存在的突出問題來說,反對中央的改革開放路線已不是最主要的問題了。 石仲泉:目前干部存在的問題,主要方面是道德品質問題。你再有能耐,道德品質不行,那絕對不能用你。 齊魯晚報:政治與道德,在選拔任用官員上應該是怎樣的一種把握? 石仲泉:這兩個方面并重,不能重此輕彼。黨員干部特別是重要的領導干部,在道德方面有缺陷,會影響黨的形象,敗壞黨的聲譽。為什么這些年來,我們聽到不少不滿的聲音?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一些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貪腐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制,老百姓當然不滿意。現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教育黨員干部真正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齊魯晚報:有一個詞叫“正本清源”,反腐是否可以看作黨員干部隊伍的自我凈化過程? 石仲泉: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一定意義上是思想上的“正本清源”,明確是與非。反四風,就是干部隊伍的自凈過程,是要由表及里,教育黨員干部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真心實意地為廣大群眾謀利益。是要把全黨干部的腦袋瓜洗一洗,去掉那些謀私利的壞思想,強化那些“為民、務實、清廉”的好思想、好作風。 |
相關閱讀:
- [ 08-18]《鄧小平文集》和《鄧小平傳》出版 全國發行
- [ 08-18]《鄧小平》中扮習仲勛 張嘉譯稱演歷史人物壓力大
- [ 08-18]哪些高官撰文紀念鄧小平? 撰文者包括政治局原常委
- [ 08-18]各地密集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 網友上網獻花留言
- [ 08-18]《鄧小平》這樣誕生:“脫敏”尺度目前已破天荒
- [ 08-18]人民日報刊文:作為總設計師的鄧小平
- [ 08-18]鄧小平視野中的制度建設:立足國情 面向現代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