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實名舉報結果盤點:有的被調任 有的丟性命
2014-08-19 07:31:46? ?來源:大河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聲音 實名舉報是應有的本性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肖木曾撰文描述這群官員,他們或者敢于挑戰官場的“潛規則”,立場鮮明,仗義執言;或敢于觸犯部門和局部既得利益,關注民生,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振臂高呼;或者敢于揭露政治領域中的敏感問題,把官位和生死置之度外。 他認為,與其說這是這些官員的“個性”,不是說是或應當成為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的“本性”或“秉性”。 “不過,他們在中國龐大的官員隊伍中仍屬少數,可以說是鳳毛麟角。這也許正是人們稱其為‘個性官員’的一個重要原因。”肖木說。他建議國家能不斷完善制度,使得個性官員的生存空間更大。 專家 舉報也要為誣告行為“買單” 北京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指出,鑒于官員的特殊身份,“官員實名舉報官員”更為引人關注,對于紀委介入調查、迅速辦案也最為有利。 與此同時,實名舉報人也要為誣告行為“買單”。法律界人士指出,如果舉報有假,舉報人輕則承擔民事侵權責任,重則承擔刑事責任。 時評人“十年砍柴”稱,對官員內部相互舉報爆出的“腐敗案”,公眾不要急著鼓掌喝彩,因為對反腐沒制度上的推進意義。 另一觀察者張志清則認為,我國包括“官員舉報官員”在內的實名舉報,在制度層面還面臨很多難題。我國還沒有專門的保護舉報人以及約束虛假舉報行為的法規,對虛假舉報也無法有效防范。 實名舉報,如何將風險降到最低 實名舉報無疑是有風險的,那么如何將風險降到最低呢? 國家反腐專家李永忠受訪時說,這需要紀委與舉報人之間聯動。保密工作做得越好,舉報人就越安全,就越敢實名舉報;要把相關制度設立好,誰敢泄露信息,一定嚴懲不貸,讓舉報者沒有后顧之憂。 他還稱,對于舉報者來說,要敢于實名舉報,最典型的就是羅昌平的例子,舉報了一名部級干部,但他現在還好好的,證明舉報者越敢于實名舉報,就越安全。(河南商報記者王向前) |
相關閱讀:
- [ 08-18]雍正帝選拔官員去庸人而用才干 不拘滿漢界限
- [ 08-18]官員的財產公示試點不能只是為了博人眼球
- [ 08-18]波蘭官員:波蘭政府未準備好應對俄反制裁措施
- [ 08-18]官員頻落馬多地要職空缺 專家回應影響發展擔憂
- [ 08-18]涉腐官員自殺能否“一了百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