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加班迎習近平來訪 兩國關系將迎歷史性時刻
2014-08-21 08:26:54?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王瓊 李艷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伊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今明兩天對蒙古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元首11年來首次出訪蒙古國,受到國際媒體高度關注。蒙古國總統辦公廳主任查干2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蒙各界都期待著習主席的到來,這次訪問將使中蒙友好與合作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20日,《環球時報》記者在烏蘭巴托市中心的成吉思汗廣場看到,廣場上擺放著很多鮮花,還有鮮花搭成的蒙古包,幾輛灑水車不停地灑水、清潔廣場。據蒙媒報道,廣場前面的國家宮就是習近平將與蒙總統、總理會談的地方,習近平還將在國家宮大呼拉爾會議廳發表演講。蒙古國外交官蒙赫2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為迎接這次訪問,蒙已經準備很長時間,很多公務員加班加點,目前一切順利,“明天將迎來兩國關系歷史性的時刻”。 《烏蘭巴托郵報》20日發表題為《安全措施提速迎接中國主席》文章稱,警方已經要求中國元首下榻酒店周邊的高層建筑在21日-22日不要打開窗戶。文章稱,雖然國內一小部分人還對中國存在疑慮,但不可否認,通過與中國發展關系,蒙國際地位不斷提升,經濟水平不斷上升。中國連續多年是蒙最大貿易伙伴和投資來源國,幫助蒙古國民眾生活得更好,這是有目共睹的。此訪中雙方有望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方面簽署一系列協議,其中包括一項蒙古國十分關注的煤改氣項目。 《環球時報》記者20日在烏蘭巴托的大型中國商品城“星期日市場”中遇到一名蒙古國商人,他稱自己在市場上出售烏蘭巴托到中國的火車票,“每天能銷售500張,而車站約銷售5000張,很多蒙古國人通過火車從中國進口貨物到這個商場銷售,這里90%以上的貨物都來自中國”。他表示,習近平來訪后,蒙中貿易應該還會大幅上升,但他同時表示不希望更多中國工人過來,“他們很勤勞,比蒙古國人有競爭力”。 “俄羅斯之聲”19日報道稱,在習主席訪問前夕,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表示,正在考慮本國商品免關稅和無配額進入俄羅斯和中國市場的問題。與此同時,他對北京發起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表示出積極態度,稱目前正在與中國制定相關協議。 美國智庫東西方中心的訪問學者、前蒙古國外交官員扎爾嘎勒塞汗20日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說,蒙中兩國在經貿上是互為補充的。他說:“對蒙古來說,中國代表了最近的港口。” 也有媒體對中蒙合作表現出酸葡萄心理,美國彭博社20日報道稱,習近平時隔11年訪問蒙古國,比普京的訪蒙之行早了約兩周。蒙與中國合作具有“潛在的風險”,比如協議的簽訂在透明化方面“沒有與西方投資者合作有保障”,“蒙古國可能會遠離透明的自由市場”。文章還警告與中國的緊密關系會導致蒙古國的“第三鄰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并稱“由于歷史原因,蒙古國同中國的文化交流也存在一些障礙”。 與彭博社的觀點不同,英國的蒙古國問題專家阿什頓19日接受“德國之聲”采訪時說,鑒于蒙目前的經濟狀況,習近平的這次訪問“極其重要”。2014年上半年,對蒙直接投資的外資下降70%,通貨膨脹在兩位數,政府由于借貸財政狀況也不樂觀。習近平這次訪問將與蒙簽訂一系列協定,保障蒙對中國長期的礦物出口,有利于鞏固加強蒙經濟和財政狀況,對該國的鐵路和公路建設也是良好機遇。 日本《外交家》網站近日也發表文章認為,習近平此次訪問的時間點“對蒙來說非常有利”。文章稱,烏蘭巴托一直以來希望成為APEC成員國。中國是今年APEC峰會的輪值主席國,“有能力助其獲得參加峰會邀請。 阿什頓對“德國之聲”表示,蒙古國人對中國的感情一直比較矛盾,對于中國國有企業掌管當地煤礦很警覺。中方意識到蒙古國人這種復雜的感情,因此也一直致力于維持與蒙的積極關系。蒙則一直以來都力求保持與它鄰近的中俄兩國之間關系的平衡,同時也在發展所謂“第三鄰國”——日本和美國。但是考慮到本國經濟發展,烏蘭巴托還是可能會向中國傾斜。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