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身翻譯談鄧小平:從未見過這么精彩的人
2014-08-21 14:43:55??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我自己把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模式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朝鮮和古巴的保守改革模式,基本是維持計劃經濟,引入有限的市場調節,但總體收效不大,經濟仍然屬于貧困型。蘇聯和東歐是第二種,是激進改革模式,其實他們也嘗試過小打小鬧,但包括走得最遠的匈牙利等在內的所有國家,都沒有邁出社會主義國家可以搞市場經濟這一步,最后也沒有成功,再加上西方話語的忽悠,他們就干脆完全采取了西方模式,激進的改革,實際上是一場革命,舊的體制瓦解了,搬來了西方的多黨制和市場經濟,結果還是沒有搞好。蘇聯解體時,俄羅斯經濟規模比中國還大,今天整個俄羅斯的經濟規模滿打滿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我們今天僅外匯儲備一項,就是四萬億美元,比俄羅斯的GDP和中東歐的GDP加在一起還要多,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模式是穩健改革模式,效果比保守改革模式、激進改革模式都好,好很多。 第一次給鄧小平做翻譯,1985年8月28日,鄧小平會見津巴布韋當時的總理穆加貝 這張照片是我第一次給鄧小平做翻譯,1985年8月28日,鄧小平會見津巴布韋當時的總理穆加貝,這個人現在90歲了。這場會見我印象非常深刻,穆加貝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領導人,他是游擊隊出身,坐過英國人的牢,他對毛主席非常有感情,他內閣一半的成員都是南京步兵學校培養的。他講話非常直率。他1981年第一次到中國來,當時我還沒有進外交部翻譯室,但談話記錄我看了,我還問了當時做這場翻譯的同事,穆加貝曾當著鄧小平的面,說我們不能接受你們否定毛澤東主席,鄧小平解釋說,我們沒有否定毛主席,我們都是毛主席的學生,我們是全面完整地理解毛澤東思想,恢復毛澤東思想的本來面目,對毛主席的歷史功過三七開,對他犯的錯誤我們也實事求是。鄧小平還說,如果沒有毛主席的話,我們都還在黑暗中徘徊。 到1985年我做翻譯的時候,穆加貝的觀點還是沒有大的改變,他第二次見到鄧小平還是擔心中國會走向資本主義。小平反復跟他解釋,先是從毛主席講起,告訴穆加貝,我們還是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據我觀察,鄧小平對毛澤東的尊重是真的尊重。其實,文革的時候,鄧小平受到很大的沖擊,毛澤東對鄧小平還是加以保護的。從1969年到1971年,鄧小平被貶到江西拖拉機廠,據我看到的材料,他的警衛還是來自8341部隊。毛曾多次說過,鄧小平是人才難得,說他會打仗,人比較公道。鄧小平復出后也公開講過,我們絕不會像赫魯曉夫對待斯大林那樣對待毛主席。他還多次說過,毛主席是黨的旗幟、社會主義的旗幟,他的功勞和貢獻遠遠大于他的錯誤。 鄧小平見外賓一般提前20分鐘到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吳學謙外長把我介紹給鄧小平,說這是翻譯室的英文翻譯小張,鄧小平握了我的手,問我是哪里人,我說上海。他問我:知道霞飛路嗎?我說是淮海路吧。他對上海有感情,看的出來,因為他一生中很多寶貴的時光在這里度過,16歲經過上海去法國讀書,回來后又在上海做地下工作,作為中共中央的秘書長,他當時要把所有高級干部的聯系方式都記在腦子里,這是不容易的。他自己后來回憶,他第一次的婚姻在上海,愛人叫張錫媛,在上海因生孩子難產而去世。1949年之后,她的骨灰安葬在龍華烈士陵園。他自己也說過,他一生中最危險的一次經歷也是在上海,1928年和羅亦農接頭,辦完事,“剛從后門出去,前門巡捕就進來,羅亦農被捕。我出門后看見前門特科,一個扮成擦鞋子的,用手悄悄一指,就知道出事了。就差不到一分鐘的時間。” 與穆加貝的這次會見有一點戲劇性,穆加貝覺得中國可能會走向資本主義道路,而鄧小平說不會。鄧小平跟他講,我們要實現工業、農業、科技、國防的現代化,但是在“四化”前邊有一個詞叫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四個現代化,鄧小平說我們的社會主義“一個是公有制占主體,一個是不搞兩極分化”,這是他見穆加貝的時候說的。我們現在討論鄧小平可能會打“語錄仗”,因為一個偉人講過許多話,不分時空地引述,會造成一些誤解。鄧小平視察上海時,曾指著一臺進口儀器問周邊的人,它是姓社還是姓資,得到的回答是姓社,為社會主義服務,后來有人就說鄧是不問姓社姓資的。我自己理解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的思想是相當完整的,他的社會主義觀是一種大局觀、一種整體觀,他不是指具體的東西,這個是資本主義,那個是社會主義,他說很多東西都可以拿來為社會主義所用,最終的目的是使國家發展起來,使人民普遍富裕起來,使整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起來。 他會見中講了不搞兩極分化,現在我們看到很多文章里都說中國的貧富差距很大,兩極分化已經出現等等。當時鄧小平這樣說的,“至于不搞兩極分化,我們在制定和執行政策的時候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這個就看大家怎么理解,我與鄧小平的接觸中,發現他有兩條是不變的,他講過很多次,包括這次跟穆加貝也說,什么是社會主義我們還沒有完全搞清楚,我們還在探索,但他同時又說,有兩條一定要堅持,一是黨的領導不能動搖,二是公有制占主體不能動搖。現在回頭看,這就是鄧小平的底線思維。社會主義的探索過程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只要堅持了這兩條,即使出現了問題,我們也可以糾正過來:比如地區差別大了,我們就推出了西部大開發計劃,這些年中西部地區的發展都比沿海地區快;醫療改革市場化走得太遠了,我們可以推翻重來;養老保險從無到有,到現在的全覆蓋。我老說,因為有了這兩條,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公有制占主體,即使發展中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中國模式糾正問題的能力比西方模式要強得多。 因為穆加貝比較“左”,鄧小平花了相當長的時間,跟他講“左”給中國帶來的教訓,特別講了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鄧小平講了一句很重的話,說“我們受到了懲罰”,后來穆加貝在去機場的路上跟我說,“懲罰”這個詞很重呀。鄧小平也對公有制占主體做了解釋,對于穆加貝不太理解的“利用外資”,鄧小平說,“一個三資企業辦起來,工人可以拿工資,國家可以拿到稅收,合資合作的企業收入還有一部分歸社會主義所有,更重要的是在這些企業中,我們可以學到一些好的管理經驗和先進技術,用于發展社會主義經濟”。這種把合資企業中間的社會主義成分一項一項剝出來,我當時還是第一次聽到,說明鄧小平對所有制問題的深入思考,也為我們后來的公有制改革,包括今天講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打下了基礎。 會見中,鄧明確講除了要防“左”,也要防右,鄧講了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也就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講這四條,一氣呵成。后來穆加貝1987年再次訪華,還是我做的翻譯,那次鄧也講了四項基本原則,但畢竟又大了幾歲,鄧是講一條停一下,等我翻譯,當中還有“這個”、“這個”,穆加貝后來還問我“這個”是什么意思。但他自己反復講了這四項原則,這顯然是他深思熟慮過的東西。在這之前他見坦桑尼亞總理,他也解釋,四項基本原則就是為了一個目的:保持中國的穩定。他說沒有四項基本原則,親西方的自由化就將沖垮中國的現代化事業,鄧對這一點看的非常清楚。但同時他對每一條都做過解釋,這不是僵化四項原則,而是充滿活力的四項原則。比如他講堅持黨的領導同時也說改善黨的領導;他講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但他也講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實質是實事求是。實際上,在西方許多大學里,上馬克思主義課是很時髦的,他們把馬克思主義課程做成頗有品位的東西,對很多問題提出了獨特的見解,把馬克思的東西真的當做學問去做,他們的一些做法值得我們借鑒,我們現在大學里的基礎政治理論課,效果往往不好,有時候甚至變成反宣傳,這值得我們深思,馬克思主義不能是一種僵化教條的東西,這也是鄧小平的思想。關于社會主義鄧小平講得就更多了,他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全新的意義。 這次會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盡管鄧小平做了這么多的解釋,穆加貝還是不放心,他說我們第三世界的朋友還是希望中國一定要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我覺得鄧小平真的有點不耐煩了,他直白地說,“我們還有強大的國家機器”,并說,這個機器是有力量的,如果出現嚴重的違背社會主義方向的情況,我們要把它扭轉過來。現在回想起來,這也是鄧的底線思維,他對中國現代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做了最壞的打算,包括后來的八九政治風波。鄧小平不會允許公開挑戰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那場政治風波的問題一直比較敏感,很多人都避著不談,但我一直說,我們講道路自信,什么問題都不必害怕。我自己長期在國外生活和工作,這個問題也回避不了。 |
相關閱讀:
- [ 08-21]鄧小平子女談家事:父親最重要 但家里核心是媽媽
- [ 08-21]鄧小平生活軼事:9次回川始終未回老家
- [ 08-21]深改元年我們尤為懷念鄧小平
- [ 08-21]鄧小平之女鄧楠講述心中父親:敢于創新 熱愛生活
- [ 08-21]全面深化改革是對鄧小平最好的紀念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