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者 周先生: 因為聽到有人說砍人了,有炸彈,誰都怕啊。 記者: 那接下來呢? 周先生: 接著就跑,逃命。 解說: 如今正有越來越多的城市開通地鐵,而地鐵也成為了一些城市里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但是這些地鐵上的每一位乘客在面對突發事件時是否都已經準備好了呢? 記者: 突然遇到了突發事件您第一反應是什么? 市民B: 咱們都抄家伙上唄。 市民C: 跑啊。 記者: 怎么跑?往哪跑? 市民C: 往樓上跑唄。 市民: 不太清楚,沒太遇到過那樣的情況。真要遇到那種情況應該還是會跑吧,應該。 市民D: 沒有,我覺得現在對這些還是,城市的普及還是挺少的,應該多加強這些普及。 市民E: 這還真沒想過,應該是有人會組織疏散吧,就是聽疏散的人的安排吧。但是在那種情況下可能都找不到疏散的人。 市民F: 地鐵的各個管道設計應該更人性化一點,比如說不要做商業廣告太多了,應該跟那個疏散或者有一些大眾的有意義的多做一點。 董倩: 我們通過街采的結果可以看到群眾的反應基本上是兩方面,一方面一種就是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那么另一些人就是即便是想過,也是遵從自己的下意識就是跑,那么接下去我們就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可以引發人們的這種恐慌的心理呢?今天我們舉出來的是一種有人暈倒了可以引發,那么以前我們看到打架可以引發,大喊大叫可以引發,搶座可以引發,打翻飲料也可以引發。那么在打翻飲料這一點要稍作解釋,那么就在不久之前上海地鐵上有人拿著一杯楊梅汁,楊梅汁打翻了,因為楊梅汁是紅色的,所以有人就認為在地鐵車廂上發生了血案,于是就引發了人們的四散逃竄。那么遇到一些危機事件,人們有一些反應這是正常的,但是由于這種就是如此微小的事情就引發人們的四散逃竄,這種反應明顯就不正常,那接下去我們就要連線一位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王大偉教授,王教授您怎么看待公眾的這種面對微小的事件做出來的這種反應,我們可以管它叫做過激反應嗎?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 王大偉: 對,近期這種突發事件不是一起,兩起了,公眾的防范意識有所警惕,這個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這個階段恐慌的心理也有所上升,它具體表現的就是一有風吹草動,就把這個信息放大,然后就盲目的奔跑,這個特別容易產生擁擠、擦傷或者踩踏事件,它的后果是十分嚴重的,那么他的心理可以有兩個,一個就是從重心理,大家跑我也跑,第二個主要是恐怖心理,所以我認為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應對地鐵恐怖的意識。 董倩: 王教授我打斷您一下,就是我們現在很想知道為什么一點點事情,就會讓人們感到恐懼然后跑,這是什么原因? 王大偉: 這個一個就是我們說的從重心理,一看大家都跑所以我也跟著跑。 董倩: 那您說第一個人為什么會跑呢? 王大偉: 第一個他呢,我們說最近的這種突發事件時有發生的,所以大家可能有一種防范心理,這也是正確的,但是防范心理的一個次生的,原生的東西就是恐怖心理的不斷的放大和增長,這一點也是應該引起我們重視的。 |
相關閱讀:
- [ 08-21]英大學生奇招找工作 地鐵廣告獲面試機會
- [ 08-20]北京地鐵13號線西直門站大鐘寺站周六日暫停運營
- [ 08-20]不必過度解讀地鐵車廂老外暈倒乘客跑空
- [ 08-20]地鐵里總是各種奇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