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門診正常運營。 奚金燕 攝 網上流傳的停診通告 網絡 攝 中新網金華8月27日電(見習記者 奚金燕)27日上午,浙江金華人民醫院婦產科突然貼出了一則“停診通告”,上寫“近日醫鬧嚴重干擾產科正常工作,對醫務人員圍攻、謾罵、恐嚇,已致兩名醫生先兆流產、先兆早產,為保證醫療安全,故今日停診”然而,貼出沒過一會兒,這則通告又被人悄然撕下…… 27日上午10點,中新網記者趕到醫院后發現,該醫院婦科門診仍在正常運營,排隊就診的人依舊爆滿,很多人并不清楚早上發生的那一幕。唯一讓人覺得異常的是,當記者嘗試掛號時,發現普通和專家門診都不接受掛號了,而平時這里都能隨時掛號隨時看。 產科掛出停診通告后又悄然撕下 從26日下午開始,金華本地所有的網絡平臺上幾乎都能看到一則投訴帖子,矛頭直指金華市人民醫院婦產科。發帖者稱,21日,自己妻子在該醫院順利產下一兒一女,但由于醫院產科少準備一套急救措施,導致自己兒子出生50小時不到就離開了人世,他希望醫院能夠給自己一個合理的說法。 27日上午,事件還在持續發酵,一張人民醫院婦產科的停診通告開始在微博上廣泛流傳。通告內容為:近日醫鬧嚴重干擾我院產科的正常工作,對醫務人員圍攻、謾罵、恐嚇,已致我科兩名醫生先兆流產、先兆早產,致工作人員人手不足、日常工作無法進行,為保證醫療安全及醫務人員人身安全,故決定今日產科門診停診。 金華人民醫院是以產科為特色的公立醫院,多年來,產科的技術在金華算是數一數二的。因此,停診的消息,在網友中引發了軒然大波。 27日上午10點,記者趕到了該醫院婦產科,轉了一圈都沒有看到那張通告,而門診尚在正常運營之中,候診席依舊爆滿。隨后,記者嘗試掛號,被告知專家號已經掛滿,普通號也不接受掛號了。而在平時,這里都是隨時掛號隨時看,今天顯然比較反常。醫院護士回應,普通醫生由于去開會不能接受門診。 隨后,記者從人民醫院辦公室了解到,網上流傳的這則通告可能是醫護人員的個人行為,并不代表醫院,院方稱將調查此事并進行批評教育。 通告已然消失無蹤,那通告中提及的醫生是否確有其人?記者了解到,今天早上,產科普通門診確有一位醫生,臨時請假說自己有點出血。據有關負責人透露,該醫生今年35歲,已有兩個月的身孕,此前在23號和26號兩天,當事家屬來討說法的時候,她都在值班,但兩者有無聯系還不能確定。至于通告里說的另一位醫生,前天突然肚子痛,不過還沒有生產。休息了一個晚上后,昨天已經正常上班了。 這則神秘的停診通告歸根結底源于這起醫療糾紛。面對家屬的質疑,醫院又有什么樣的說法?人民醫院醫務科有關負責人表示告訴記者,當天產婦產下一兒一女,都是早產兒,老大情況良好,老二出現了呼吸困難,隨后醫生對其進行了鎮壓呼吸搶救。后經診,老二為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后經搶救無效死亡。 據了解,目前,當地衛生部門已經介入調查此起事件。 寥寥百字背后凸顯醫患信任危機 “沉默了一周,忍受了一個星期的糾纏和爭執之后,我真的不想沉默了……”在網上,還有一則自稱“來自人民醫院護士的話”也被廣為轉發,帖子以產房護士的角度講述了當初的情況,并請求一個公平正義的裁決。 網絡的反復發酵,顯然讓此起事件的雙方醫院和家屬之間都陷入了一個難以挽回的僵局。今年8月以來,醫患糾紛頻發,醫患關系正遭遇著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有人感嘆“醫患相煎,全民之痛。” 浙江省社科院副研究員王平表示,醫患間的信任主要來自于對職業性和公權力的信任,現在醫患糾紛頻發,這份信任正在承受著挑戰,加之醫藥之間本身就存在著信息不對稱,自然而然形成了雙方不信任的基礎。 “其實醫患更多的是一種伙伴關系,雙方應該相互扶持,共同去承擔醫療風險。”王平認為,當遇到信任危機時,可以通過相關的公權力部門進行對疏,如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衛生局等部門,在一定程度上,這些部門會代替患者、醫生去發聲,站在第三方的立場上進行調解和溝通,“這也是更加妥當的調解方法。”(完) |
相關閱讀:
- [ 07-16]出生3小時女嬰遭醫院電熱毯燙傷 雙親怒控婦產科
- [ 05-11]香港婦產科名醫錯寫內地孕婦預產期 被停牌3月
- [ 05-06]漳州一婦產科醫院涉"9拋死胎"被處暫緩校驗半年
- [ 04-30]9拋死胎入九龍江追蹤 漳州都市婦產科醫院2人被查
- [ 04-29]漳州連現嬰兒浮尸追蹤:都市婦產科醫院被責令整改
- [ 04-14]婦產科專家貼心指導:二胎備孕夫妻應健康體檢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