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落子”商業健康保險 兩手并用深化醫改
2014-08-28 07:58: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國五條”助力健康保險 就具體政策而言,會議提出五項內容。會議確定,一要全面推進商業保險機構受托承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從城鎮居民醫保基金、新農合基金中劃出一定比例或額度作為保險資金,建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提高大病患者醫療報銷比例。目前這項制度試點已取得成效,要抓緊向全國推開。 二要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引入競爭機制,支持商業保險機構參與各類醫療保險經辦服務。鼓勵醫療機構成為商業保險定點醫療機構,降低不合理醫療費用支出。 三要豐富商業健康保險產品,開發面向老年人、殘疾人等的保險產品。加快發展醫療責任等執業保險,提高覆蓋面。 四要加大政策支持。完善企業為職工支付補充醫療保險費的企業所得稅政策,鼓勵社會資本設立健康保險公司,支持商業保險機構新辦醫療、社區養老、體檢等機構。 五要加強監管,規范商業健康保險市場秩序,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確保有序競爭。 對此,王緒瑾指出,就健康保險而言,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在于如何處理自身與社保等基本醫療保障的關系以及如何進一步協調與醫療機構的合作,而此次的“國五條”均有涉及,針對性很強,比如包括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支持商業保險機構參與各類醫療保險經辦服務;支持商業保險機構新辦醫療、社區養老、體檢等機構。 關于醫療機構,事實上,近年來已有多家險企投資新建。今年6月,陽光人壽投資陽光融和醫院股權事宜獲得保監會批復。這個事件被視為真正意義上由險企投資新建醫院的首例;而諸如新華保險、太平人壽等則亦采取各種方式進軍醫療產業。 “中國的醫療資源普遍稀缺,且多集中在大醫院,導致商業保險機構在與醫院合作中經常處于弱勢地位,商業保險業務定價紊亂、業務難以開展;投資新建醫療機構亦有利于保險公司建立自己的醫療數據庫,提供業務的質量,預計未來將有更大企業投入,但未來的方向應該是多建設社區醫院等中小型醫療機構。” 而在人保健康副總裁董清秀看來,此次政策的亮點在于完善企業為職工支付補充醫療保險費的企業所得稅政策。董清秀指出,從國外發展經驗看,健康保險發展較好的國家都通過對保險人和被保險人實施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健康保險發展。但中國目前對保險公司經營一年期以內的健康保險業務、個人購買健康保險都沒有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購買健康保險的稅收優惠力度也比較有限,不利于激發個人和企業購買健康保險的需求。 針對加強監管方面,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則指出,健康保險的經營特點和運營管理模式與財產保險、人壽保險有明顯區別,有必要對健康保險實施單獨監管。 郝演蘇解釋,與壽險、產險不同,健康定價基礎不一樣,人均保費較低,經營初期投入大,盈虧平衡周期長;其業務性質特殊,具有準公共產品屬性,需要發揮政府與市場的合力;其服務鏈條長,參與主體多,風險影響因素復雜,需要建立“病前健康管理、病中診療監控、病后賠付核查”等“三位一體”的醫療風險控制機制。 庹國柱則指出,由于看好健康險行業的前景,今年以來,國內險企“跑馬圈地”的現象日益突出,部分公司甚至不計成本地招攬業務,擾亂市場;國務院此次提及加強監管,將有利于規范行業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健康險業務發展明顯加快。中國保監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2831.48億元,同比增長19.81%,增速較此前稍有回落;但健康險領域,前7月增速超過五成,成為市場最大的增長動力。 從具體的保險險種看,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4197.76億元,同比增長16.33%;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7302.27億元,同比增長8.58%;健康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005.03億元,同比增長50.96%;意外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326.42億元,同比增長17.68%。 大病保險呼吁更多的支持 目前,中國的基本醫保體系基本實現“全覆蓋”,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其中,城鎮職工有大病保險保障,后兩類參保人群則沒有。近年來,隨著中國人慢性病、重病發病率的增加,很多家庭為支付醫療費用承受巨大經濟壓力。呼喚醫保體系從保中病向保大病傾斜的聲音日益加強。 2012年8月,中保監等六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針對中國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參保(合)人大病,建立大病保險制度,從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或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劃出一定比例或額度作為大病保險資金,通過招投標方式向符合經營資質的商業保險公司購買大病保險。《意見》對于基本醫保不能報銷的合規醫療費用,可以再報銷至少50%。而個人所繳納的保費,并不會額外增加。 經過2年的試點,大病保險制度取得明顯成效。來自保監會的數據顯示,保險業經辦了26個省、260個統籌地區的大病保險服務,受益人口達到4.7億,保障水平平均提高10-15個百分點,大病報銷比例更達到70%以上。 庹國柱指出,根據《意見》,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旨在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提高大病保險的運行效率、服務水平和質量,大病保險要遵循“收支平衡、保本微利”的原則。如何平衡大病保險籌資水平低與保障要求高之間的關系,一直是困擾保險公司的一大難題。 庹國柱認為,當前中國大病保險的籌資水平普遍較低,許多項目保險公司的經辦成本難以覆蓋,很難拿出財力開展健康管理,參保群眾難以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務,這也是目前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同時,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門對大病保險制度的理解和認識還不夠到位,缺乏與保險公司長期合作共贏的理念,對于商業保險公司必要的、合理的經辦管理費用和盈利空間不予認可,片面壓低大病保險的籌資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病保險的持續經營。 “此次國務院會議明確要抓緊向全國推開大病保險制度,除了宏觀層面的政策推動,還需要國家、行業、公司層面出臺相關政策或具體辦法進行跟進,如政府可提供一定稅優政策,給予保險公司一定激勵空間和長期參與的動力。”(完) |
相關閱讀:
- [ 08-27]福州大媽窮游歐洲偶遇李克強 總理邀她合影
- [ 08-26]李克強同安提瓜和巴布達總理布朗舉行會談
- [ 08-25]析李克強海外推銷中國高鐵底氣:性價比高 技術保證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