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8月28日電 據美國《紐約時報》28日報道,美國奧巴馬政府正在努力打造一項涵蓋廣泛的氣候變化國際協議,以迫使各國削減自身的化石燃料溫室氣體排放,同時又無需獲得國會的批準。
按照計劃,這項協議將于2015年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峰會上簽署。為了做好準備,談判代表們在與別國外交官會談,以促成條約,從而讓世界上一些最大的經濟體承諾施行削減其碳排放污染的法規。
不過,按照美國憲法,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條約必須獲得參議院三分之二多數通過,總統方能使之生效。
為了繞開這一要求,奧巴馬麾下的氣候談判官員正在打造一種新協議:他們稱之為“具有政治約束力”的協議,能夠通過“點名譴責”的方式讓各國削減排放。這種協議很可能面臨共和黨議員和全球貧困國家的強烈反對,但談判代表們表示,這或許是唯一現實的路徑。
“如果想要一個囊括全部排放大國的協議,美國也參與其中,那么從現實的角度出發,目前就無法去尋求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曾在克林頓政府任氣候變化高級官員的保羅·布萊索(Paul Bledsoe)說。他與奧巴馬政府在國際氣候變化政策議題上有著密切的合作關系。
美國國會山的兩黨議員均表示,在參議院陷入泥沼的當下,絕不可能短期內批準一項氣候變化條約,尤其是考慮到目前的政治環境——許多共和黨議員始終對人類能導致全球變暖的科學共識持懷疑態度。
“人們對美國現實的艱巨性有著很深的理解,也愿意與美國合作來擺脫這種僵局,”法國駐聯合國氣候變化大使洛朗斯·蒂比亞納(Laurence Tubiana)說。“這里面蘊含的共識是,不需要經過參議院的批準。”
美國談判代表轉而朝著一項混合協議努力,提出的建議是,以現有的1992年公約中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款為基礎,再加上新的志愿性承諾。他們宣稱,這種混合創造出來的條約將是老公約的更新,因此無需參議院再次投票予以批準。
各國將有法律義務來施行國內的氣候變化政策,但志愿承諾具體的減排水平,以及給貧窮國家提供幫助它們適應氣候變化的資金。接下來,各國或許要承擔報告自身履行承諾的進展的法律義務,在會議中鎖定哪些國家沒能達到減排目標。
推出這項策略的背景是,科學家們發出警告,地球已經出現了人類導致的全球變暖帶來的早期跡象——嚴重干旱增多、山火加劇、海平面上升,以及毀滅性風暴頻發,而聯合國正在朝著締結新約努力。許多人聲言,為了避免未來100年間地球遭受更為災難性的后果,這是聯合國最后的機會。
在下月將于紐約召開的聯合國大會上,各國代表將舉行一個氣候變化邊會,以嘗試推動明年在巴黎達成協議。按照計劃,今年12月將在秘魯利馬舉行會議,以起草條約。
尋求繞過國會以推進國際氣候變化議程的做法,與奧巴馬的國內氣候策略一脈相承。但奧巴馬政府的國際氣候策略很可能會激怒共和黨議員。他們本已宣稱,總統未經國會批準而推行重大政策是濫用行政權。
“很不幸,這不過是眾多例子中的一個:奧巴馬政府傾向于選擇自己喜歡的法律履行,無視不喜歡的法律,忽略與他們意見相左的民選代表,”參議院共和黨領袖、來自肯塔基州的米奇·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發表聲明稱。
無需美國或任何其他國家批準的條約也招致了世界貧困國家的抨擊。在科學家口中,非洲國家和海拔低的島國面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時脆弱性最高。這些地方的官員擔心,在聯合國傳統條約的框架外訂立的任何協議,將不能強制要求富裕國家掏出數以億計的資金來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貧窮國家指望富裕國家協助修建大壩和防洪堤來抵擋海平面上升帶來的海潮,或是在旱災肆虐的時候提供糧食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