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加快 分析稱其成為儲蓄貨幣勢不可擋
2014-08-29 06:50:2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3 成為儲備貨幣勢不可擋 自1973年奠定戰(zhàn)后世界貨幣格局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開始,世界儲備貨幣一直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IMF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盡管美元依舊是世界上最大的儲備貨幣,但其在全球外匯儲備中占比已由2001年的峰值72.7%,下降到如今的60%左右。 分析人士指出,從長期看來,人民幣國際化并逐步發(fā)展成為儲備貨幣勢不可擋。“一方面,中國經濟基本面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變,轉方式、調結構、釋放改革紅利等積極因素又為提升經濟發(fā)展質量注入了持久動力;另一方面,人民幣的幣值較世界其它主要貨幣而言一直比較穩(wěn)定,可以說穩(wěn)中有升,這些都為有強烈‘保值增值’需求的各國央行提供了儲備人民幣的強大動力。”謝太峰說。 專家認為,與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相比,中國經濟還需解決人均GDP較低、低端產能過剩、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等基本問題,人民幣要取代美元應該還有較長的路要走,不宜盲目樂觀或急于求成。 放眼未來,人民幣國際化的趨勢有如滾滾車輪,前進雖徐,但勢不可逆。專家預計,隨著中國社會各領域改革持續(xù)深入推進,中國經濟必將在改革紅利的催化下釋放出更加驚人的活力。(記者王俊嶺) |
相關閱讀:
- [ 08-28]中國銀行舉行“法蘭克福人民幣清算行啟動儀式”
- [ 08-28]中行深入參與人民幣國際化 提供全球最長時間清算服務
- [ 08-28]短期人民幣現(xiàn)匯料震蕩偏強
- [ 08-28]大陸企業(yè)首次獲批以人民幣形式在臺投資
- [ 08-27]遠洋地產2014年上半年純利上升58%至人民幣22億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xiàn)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