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44%稅率不嚴謹 以上數字是否準確?需要回到宏觀稅負的計算標準上來。44%這一結果是以2014年上半年財政收入(11.86萬億元)除以上半年GDP(初步核算數為26.9萬億元)計算而來的,但實際上,我國政府部門按月發布稅收初步統計數據時,并沒有區分窄口徑和寬口徑的宏觀稅負數據,以此作為宏觀稅負的統計依據未免不夠嚴謹。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分析稱:“所謂宏觀稅負,并不僅是統計稅收,還要統計非稅收入。一般而言,普惠型公共產品如國防、外交、教育,采用稅收形式收取成本補償費用,專項型公共產品如社會保險會采用非稅收入形式補償成本以體現按人頭對應特征。半年GDP都是初步匯總的數據,年度最終數據要經過兩次調整得出,而且GDP的最終數據與初步匯總數據有時相差近8%。此外,政府收入的半年數據也是初步統計,而且我國是有收入預算的國家,政府各類預算收入都是一年期。所以,計 算半年期宏觀稅負與現實統計方法和預算制度有矛盾;另外,政府各類收入年度內月度間很不均衡。而且政府投入上下半年非均衡性較高,政府性基金收入更為突出。因此,計算結果就會是一個分母低估、分子高估的數據。” 此外,從政府收入的“成分”構成上來說,簡單相加相關數據進行計算也不夠合理。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指出,財政收入不能簡單由公共財政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和社會保險基金四大類相加,需要剔除里面重復計算的部分,否則就會算出來的宏觀稅負也會隨之“虛高”。 “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口徑,中國的宏觀稅負不超過35%(世界平均水平約為40%),屬于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明顯低于發達經濟體,不存在宏觀稅負過高問題。”賈康表示。 |
相關閱讀:
- [ 08-26]多部委三管齊下為企業減負 今年規模已超1300億元
- [ 08-22]北京財政局:北京人均稅負全國第一說法不專業
- [ 08-04]“中國宏觀稅負44%”說法不靠譜 計算方法有問題
- [ 07-01]財稅體制改革時間表和路線圖確定 開始制定房產稅
- [ 07-01]專家稱房產稅立法已開始制定 草案框架或年底拿出
- [ 05-28]社科院專家:當前征收房地產稅尚存在法理障礙
- [ 03-14]90%稅負壓在企業身上 委員吁降流轉稅為企業減負
- [ 02-26]學者稱中國企業稅負過高 應提高個人繳稅比重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