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6月中旬,賀龍同志等八路軍一二〇師領導人在晉西北嵐縣接見卡爾遜及部隊文藝工作組成員。(后排右起第一人為卡爾遜,第三人為賀龍)選自《中國之友卡爾遜》 編者按 埃文思·福·卡爾遜(1896—1947),一位對中國人民有著真摯情感的美國友人。抗戰期間,卡爾遜作為第一個親赴延安和敵后根據地考察的西方國家軍官,在槍林彈雨中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同甘共苦地生活在一起。這段經歷,使他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認識,增加了他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認識和感情。 《中國之友卡爾遜》(中國國際友人研究會編,遼寧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一書,輯錄了劉白羽、愛潑斯坦、歐陽山尊等人回憶卡爾遜的文章,卡爾遜的信件以及歐陽山尊的日記等,真實再現了卡爾遜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期間的心路歷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反映了在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全民族打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歷史功績,和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之際,本報將在近期分兩次摘發該書的部分內容,以饗讀者。 一個崇高的美國人 大西洋上吹來一日豪雨,把華盛頓的天空洗得纖塵不染,晶瑩澄碧。 當我站在阿靈頓公墓埃文思·福·卡爾遜將軍墓碑之前的時候, 一片燦爛的陽光照射在我的臉上, 一滴淚水卻靜靜地流向我的心底。 當我想到卡爾遜時,我的心靈的鐘聲不得不從50年前嘀嗒嘀嗒地響起,那是1938年,延安一個春寒料峭的五月之夜,毛澤東同志派一個警衛員提著馬燈把我找到他鳳凰山下的寓所,對我說:“你不是想到敵后去嗎?現在有一個叫卡爾遜的美國人要到華北游擊區去,你組織幾個人陪同他一道去。”是的,人生中一個重大事件,往往就這樣輕易決定了。于是,被卡爾遜叫作五個“小伙子”的——歐陽山尊、汪洋、金肇野、林山和我,從此,和卡爾遜——美國海軍陸戰隊軍事觀察家這個老兵,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后來的從5月到8月的80多個日夜里,我們冒著彈火硝煙、急風驟雨,沖過三道日軍封鎖線,我們性命相依,生死與共,幾個中國人和一個美國人心靈之間交織出深厚的戰斗友誼。林山因為腳傷留在晉西北,金肇野也留在晉察冀工作了。我和歐陽山尊、汪洋,一直陪同卡爾遜,艱苦跋涉,冒著生命危險,到達鄭州。我們的長征終于結束,我們要在這兒分手了。卡爾遜搭火車去武漢,我們送他上了車廂。當火車慢慢開動時,我們三個人站在月臺上,情不自禁地唱起我們和卡爾遜一路之上,經常由他吹口琴伴奏,由我們高唱的《游擊隊之歌》:“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這時,卡爾遜流下了眼淚,我們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我回到延安,收到過卡爾遜一封信和他送給我的一支漂亮的美國煙斗,但從此以后,人海蒼茫,音訊渺然了。 1986年,一個瘦長身材,白發盈額的美國人出現在我們面前,他就是查爾斯·格羅斯曼醫生。他多次到中國來,尋找被卡爾遜稱為五個“小伙子”的人。一個偶然的機會,格羅斯曼通過對外友協找到了我們。在如此大的宇宙之中,卡爾遜這一根斷了的線一下又聯結起來。盡管使我們深為悲慟的是卡爾遜已于1947年與世長辭了,但卡爾遜的精神還活在我們心中。 |
相關閱讀:
- [ 03-13]美國軍官卡爾遜延安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