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滑向失控:俄烏互不妥協 歐盟難調停
2014-08-31 10:10:32? ?來源:瞭望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歐盟調停勉為其難 無論從文化、政治等軟實力,還是從經濟、軍事等硬實力來看,美國而非歐盟,才是調解烏克蘭危機的最佳人選。但自奧巴馬入主白宮以來,美國的全球戰略已經開始收縮,并將重心轉移到亞太地區,重點防范中國的崛起。2013年爆發的烏克蘭危機迫使美國不得不幫助歐盟收拾爛攤子,當亞努科維奇被迫出走以后,美國就再次將烏甩給了歐盟來善后。雖然美國和歐盟迄今對俄羅斯已采取了三輪經濟制裁,但普京非但沒有妥協,反而出臺了反制裁措施。 奧巴馬曾向《經濟學人》表示,俄羅斯“沒有做出任何成就”,普京在國際上制造了麻煩,短期內贏得了國內政治資本,長期來看受害的是俄羅斯。奧巴馬雖然強調傾向用外交手段解決烏危機,同時承認美歐新一輪經濟制裁還未能夠解決問題,但從訪談中不難看出,美國在烏克蘭的底線就是避免俄羅斯使用核武器。即便俄直接出兵烏克蘭,美國和北約也沒有打算進行干預。奧巴馬在專訪中談到俄羅斯的地區挑戰時說:“我們必須回應現在俄羅斯面臨的實際地區挑戰。我們必須確保他們沒有升級到在討論外交政策時忽然亮出核武器的地步。” 問題是,一心經營“亞太再平衡”的奧巴馬政府將烏克蘭危機甩給了歐盟,沖鋒在前的歐盟在外交上卻既沒思路也沒手段。烏克蘭緊鄰歐盟東部邊界,是東歐地區重要的人口大國,烏的安全穩定事關歐盟的切身利益。當美國將戰略重心轉移到亞太地區的時候,歐盟卻無法超脫,特別是與烏毗鄰的東歐國家。歐盟一直沒能提出讓各方接受的和解方案,同時也缺乏制約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外交手段。 首先,歐盟內部分歧嚴重束縛了其外交行動力。歐盟外交在處理烏危機中頻頻露怯,缺乏有效的行動力和決斷力。不斷升級的東部沖突使烏克蘭面臨著進一步分裂的可能,也給東歐各國帶來巨大的安全壓力。但是,歐盟28個成員國利益觀點各不相同,東歐國家積極要求對俄羅斯施加經濟制裁和外交孤立,個別國家甚至鼓吹軍事援助烏克蘭,而“老歐洲國家”中的德國、法國和意大利卻熱衷于外交斡旋,極力避免制裁傷及自身經濟。歐盟的立場也因此在激進派和溫和派之間來回搖擺,根本談不上什么明確的思路和有效施壓手段。歐盟雖然跟隨美國對俄實行了三輪外交和經濟制裁,但制裁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盡管俄羅斯在處理烏克蘭東部沖突問題上立場并沒有發生巨大變化,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與普京建立了密切的溝通機制,卻拿不出讓俄烏雙方都能夠接受的新方案。 其次,歐盟影響烏克蘭的手段有限。波羅申科執政以后,烏克蘭加強了在東部的軍事清剿力度,試圖通過軍事手段解決問題。歐盟一方面為烏提供了巨額的財政援助和貸款,另一方面又缺乏對波羅申科有效的影響力。歐盟為撮合俄烏領導人舉行明斯克會談費盡心機,卻無力去彌補二者的立場分歧。歐盟既不愿意接受普京提出解決烏東部危機的無條件停火和對話建議,也想不出更好外交解決方案。 烏沖突可能進一步惡化 當談判桌上不能達成共識,一定會通過其他手段增加博弈砝碼。明斯克峰會之后,人們看到的首先就是烏東部地區軍事沖突迅速擴大升級。俄羅斯迅速提高了外交施壓的調門,烏克蘭政府則加強了在東部軍事行動的力度。歐盟則越來越認識到,對峙僵局持續下去有可能預示著更大的損失,因此必須找到妥協方法。 首先,俄羅斯人道車隊一旦變身“定期班車”,烏東部沖突將長期化。俄外交部長拉夫羅夫8月25日在莫斯科表示,俄羅斯已向烏克蘭發出照會,告知俄希望盡快派出下一支人道主義車隊,同時提供了將運送的人道主義物資清單。拉夫羅夫表示,俄希望新車隊將按此前路線在本周內進入烏克蘭。波羅申科在明斯克峰會繼續堅持的“和平路線圖”,要求俄撤出東部武裝人員,關閉與烏克蘭接壤的邊界。 其次,持續不斷的武裝沖突可能繼續擴大和升級。烏克蘭與俄羅斯實力差距巨大,缺乏有效的博弈手段,烏東部武裝沖突有可能繼續蔓延和升級。由于烏政府軍無力控制與俄接壤的邊界,東部武裝組織的設備和人員補給源源不斷,致使東部沖突不斷擴大。東部武裝還大量繳獲政府軍的裝甲車、坦克和火箭炮。因此烏政府軍在短期內取得軍事勝利的希望越來越渺茫。而且,俄人道主義車隊獨立進入武裝組織控制地區,不斷給當地居民運送食品和醫藥補給,政府軍希望掐斷東部武裝組織補給的計劃實際上已落空。8月28日的消息說,烏東部武裝目前已經進入東部地區的新亞速斯克鎮,開辟了至關重要的新戰線。該鎮坐落于亞速海沿岸,沿著海岸公路可以從俄烏邊境到達克里米亞。 最后,大國關系是解決烏危機的關鍵。克里米亞危機以后,歐盟和美國一直是烏克蘭政府最堅定的外部支持,它們對俄羅斯采取了經濟制裁和外交孤立,試圖迫使普京放棄對烏東部武裝組織的支持。但是,制裁措施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反倒嚴重損害到歐盟自身,歐盟經濟復蘇之路變得更加迷茫。自二季度以來,歐盟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外需轉向疲軟,特別是對俄出口方面下滑嚴重。二季度歐元區經濟出人意料地出現停滯,停滯甚至出現在對俄制裁前。據報道,1~5月歐元區和歐盟對俄出口分別下降14%和12%。 當前,烏克蘭危機正在滑向失控的局面,但決定事態發展的關鍵已經不是烏克蘭,而是美國、歐盟和俄羅斯的態度。面對不斷升級的烏東部局勢,以及僵持數月的軍事對峙,歐盟逐漸認識到,單純依靠制裁不可能解決危機。8月24日,默克爾在訪問烏克蘭時,敦促俄羅斯與烏克蘭制定和平計劃,呼吁烏考慮實行聯邦制來解決與東部親俄派分裂分子之間的沖突。西方必須承認俄羅斯在烏克蘭擁有的特殊民族感情,才可能為烏克蘭危機找到出路。(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俄東歐中亞研究所烏克蘭研究室) |
相關閱讀:
- [ 08-31]烏克蘭明確尋求加入北約 俄警告小伙伴:別惹我們
- [ 08-31]歐盟威脅進一步制裁俄羅斯 對烏克蘭提供進一步援助
- [ 08-31]歐盟增加對烏克蘭人道主義援助 調集逾5億歐貸款
- [ 08-31]烏克蘭和俄羅斯上演新“斗法”
- [ 08-30]俄外長駁斥有關俄軍隊“侵入”烏克蘭的說法
- [ 08-29]烏克蘭民間武裝稱將允許“被困”政府軍撤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