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滑向失控:俄烏互不妥協(xié) 歐盟難調停
2014-08-31 10:10:32? ?來源:瞭望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烏克蘭危機正在滑向失控的局面,但決定事態(tài)發(fā)展的關鍵已經不是烏克蘭,而是美國、歐盟和俄羅斯的態(tài)度 文/張弘 8月26日,俄白哈關稅同盟成員國元首、歐盟代表以及烏克蘭總統(tǒng)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舉行了三方會談。雖然會議主要議題是三方經濟合作和能源供給安全,但俄烏領導人雙邊會談卻成為媒體關注的主要焦點。雖然在烏東部武裝沖突正處于膠著狀態(tài),普京和波羅申科依舊釋放出希望和平解決危機的意愿,“普波會”因此引起各方無限猜想。 然而,雙方談判持續(xù)到當地時間深夜仍然無法達成一般共識,原定的多方領導人新聞發(fā)布會也被迫取消。雖然各方都認為外交手段是解決烏東部沖突的最佳辦法,卻無法形成解決危機的基本路線圖。三方會談未能取得什么明顯成果。 俄烏堅守立場難妥協(xié) 從俄羅斯來看,俄占盡經濟和軍事優(yōu)勢,并力促烏克蘭沖突各方和談。烏克蘭事關俄西部安全利益,也是獨聯(lián)體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首先,歐盟在能源上嚴重依賴俄羅斯能源,制裁空間和手段十分有限。俄歐貿易的核心是俄羅斯對歐盟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歐盟在短期內尚無法找到替代供應商,歐盟制裁不會觸及能源貿易。普京認識到歐洲經濟制裁的能源短板,不斷通過給烏克蘭斷氣來提醒歐盟成員國不要過激地孤立和制裁俄羅斯。 其次,俄羅斯強大的國防力量成為普京反擊西方戰(zhàn)略擠壓的堅實支撐。脫胎于蘇聯(lián)的俄羅斯仍然是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核大國,強大的軍工產業(yè)為俄打造軍事大國奠定了物質基礎。在烏克蘭政權更迭之后,俄迅速批準了增加國防預算的法案。俄政府今年預算項目中的“國防支出”將環(huán)比增加18.4%,增至2.4881萬億盧布(約689億美元),約相當于全國GDP的3.4%,占政府支出總額的20%以上。此外政府還將投入16.5%的預算用于國家安全和執(zhí)法。2015~2016年度俄國防支出增幅將合計33%,到2016年國防預算將增至約3.378萬億盧布(約956億美元)。 能源優(yōu)勢和軍事實力讓俄羅斯在明斯克峰會上信心百倍,普京一方面多次公開表示無意瓦解和分裂烏克蘭,同時又明確提出化解危機的條件。俄希望基輔政權能夠滿足東部居民的自治要求,以聯(lián)邦化來實現民族和解和保持國家統(tǒng)一。 但對于烏克蘭,國內政治因素促使波羅申科態(tài)度強硬,無法妥協(xié)。首先,民族主義是波羅申科執(zhí)政的主要根基。波羅申科起家于商業(yè),是烏著名的巧克力大王,雖然在歷任政府中都擔任過要職,卻沒有屬于自己的執(zhí)政團隊。在今年舉行的總統(tǒng)選舉中,波羅申科通過與民族主義右翼政黨結盟,奉行積極歐洲一體化政策贏得勝利。因此,他在處理東部武裝沖突問題上態(tài)度強硬,特別是對俄關系上寸步不讓。 其次,著眼于10月的議會選舉,力爭整合親歐政黨。雖然亞努科維奇已經出走俄羅斯,但議會中仍有大量的代表東部利益的親俄議員和有著濃厚蘇聯(lián)情結的烏克蘭共產黨議員,這些議員已經成為制約波羅申科執(zhí)政的最大內部阻礙。與此同時,昔日的競爭對手季莫申科領導的祖國黨也有可能威脅到波羅申科的執(zhí)政權威。波羅申科提前進行議會選舉,旨在借此整合親西方政黨力量,清除議會中親俄政黨。因此,從國內政治的角度出發(fā),波羅申科不但對俄不愿意做出讓步,甚至有可能加強在東部戰(zhàn)事的力度。 再次,極端民族主義組織也制約著波羅申科的政策空間。一旦妥協(xié)就有可能遭致極端民族主義的反彈。極端民族主義組織“右區(qū)”向政府公開施壓,要求清理政府中的親俄官員和議會中的親俄政黨。否則將掉轉槍口,威脅進軍基輔。8月17日,“右區(qū)”要求波羅申科整頓內務部秩序,解除反烏勢力代表在內務部的職務,開始調查這些勢力的犯罪活動,釋放所有被扣押的“右區(qū)”支持者及其他志愿隊伍。若在48小時內不履行要求,該組織代表威脅撤回“前線的所有部隊”并出兵基輔。 歐盟調停勉為其難 無論從文化、政治等軟實力,還是從經濟、軍事等硬實力來看,美國而非歐盟,才是調解烏克蘭危機的最佳人選。但自奧巴馬入主白宮以來,美國的全球戰(zhàn)略已經開始收縮,并將重心轉移到亞太地區(qū),重點防范中國的崛起。2013年爆發(fā)的烏克蘭危機迫使美國不得不幫助歐盟收拾爛攤子,當亞努科維奇被迫出走以后,美國就再次將烏甩給了歐盟來善后。雖然美國和歐盟迄今對俄羅斯已采取了三輪經濟制裁,但普京非但沒有妥協(xié),反而出臺了反制裁措施。 奧巴馬曾向《經濟學人》表示,俄羅斯“沒有做出任何成就”,普京在國際上制造了麻煩,短期內贏得了國內政治資本,長期來看受害的是俄羅斯。奧巴馬雖然強調傾向用外交手段解決烏危機,同時承認美歐新一輪經濟制裁還未能夠解決問題,但從訪談中不難看出,美國在烏克蘭的底線就是避免俄羅斯使用核武器。即便俄直接出兵烏克蘭,美國和北約也沒有打算進行干預。奧巴馬在專訪中談到俄羅斯的地區(qū)挑戰(zhàn)時說:“我們必須回應現在俄羅斯面臨的實際地區(qū)挑戰(zhàn)。我們必須確保他們沒有升級到在討論外交政策時忽然亮出核武器的地步?!?/p> 問題是,一心經營“亞太再平衡”的奧巴馬政府將烏克蘭危機甩給了歐盟,沖鋒在前的歐盟在外交上卻既沒思路也沒手段。烏克蘭緊鄰歐盟東部邊界,是東歐地區(qū)重要的人口大國,烏的安全穩(wěn)定事關歐盟的切身利益。當美國將戰(zhàn)略重心轉移到亞太地區(qū)的時候,歐盟卻無法超脫,特別是與烏毗鄰的東歐國家。歐盟一直沒能提出讓各方接受的和解方案,同時也缺乏制約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外交手段。 首先,歐盟內部分歧嚴重束縛了其外交行動力。歐盟外交在處理烏危機中頻頻露怯,缺乏有效的行動力和決斷力。不斷升級的東部沖突使烏克蘭面臨著進一步分裂的可能,也給東歐各國帶來巨大的安全壓力。但是,歐盟28個成員國利益觀點各不相同,東歐國家積極要求對俄羅斯施加經濟制裁和外交孤立,個別國家甚至鼓吹軍事援助烏克蘭,而“老歐洲國家”中的德國、法國和意大利卻熱衷于外交斡旋,極力避免制裁傷及自身經濟。歐盟的立場也因此在激進派和溫和派之間來回搖擺,根本談不上什么明確的思路和有效施壓手段。歐盟雖然跟隨美國對俄實行了三輪外交和經濟制裁,但制裁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盡管俄羅斯在處理烏克蘭東部沖突問題上立場并沒有發(fā)生巨大變化,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與普京建立了密切的溝通機制,卻拿不出讓俄烏雙方都能夠接受的新方案。 其次,歐盟影響烏克蘭的手段有限。波羅申科執(zhí)政以后,烏克蘭加強了在東部的軍事清剿力度,試圖通過軍事手段解決問題。歐盟一方面為烏提供了巨額的財政援助和貸款,另一方面又缺乏對波羅申科有效的影響力。歐盟為撮合俄烏領導人舉行明斯克會談費盡心機,卻無力去彌補二者的立場分歧。歐盟既不愿意接受普京提出解決烏東部危機的無條件?;鸷蛯υ捊ㄗh,也想不出更好外交解決方案。 烏沖突可能進一步惡化 當談判桌上不能達成共識,一定會通過其他手段增加博弈砝碼。明斯克峰會之后,人們看到的首先就是烏東部地區(qū)軍事沖突迅速擴大升級。俄羅斯迅速提高了外交施壓的調門,烏克蘭政府則加強了在東部軍事行動的力度。歐盟則越來越認識到,對峙僵局持續(xù)下去有可能預示著更大的損失,因此必須找到妥協(xié)方法。 首先,俄羅斯人道車隊一旦變身“定期班車”,烏東部沖突將長期化。俄外交部長拉夫羅夫8月25日在莫斯科表示,俄羅斯已向烏克蘭發(fā)出照會,告知俄希望盡快派出下一支人道主義車隊,同時提供了將運送的人道主義物資清單。拉夫羅夫表示,俄希望新車隊將按此前路線在本周內進入烏克蘭。波羅申科在明斯克峰會繼續(xù)堅持的“和平路線圖”,要求俄撤出東部武裝人員,關閉與烏克蘭接壤的邊界。 其次,持續(xù)不斷的武裝沖突可能繼續(xù)擴大和升級。烏克蘭與俄羅斯實力差距巨大,缺乏有效的博弈手段,烏東部武裝沖突有可能繼續(xù)蔓延和升級。由于烏政府軍無力控制與俄接壤的邊界,東部武裝組織的設備和人員補給源源不斷,致使東部沖突不斷擴大。東部武裝還大量繳獲政府軍的裝甲車、坦克和火箭炮。因此烏政府軍在短期內取得軍事勝利的希望越來越渺茫。而且,俄人道主義車隊獨立進入武裝組織控制地區(qū),不斷給當地居民運送食品和醫(yī)藥補給,政府軍希望掐斷東部武裝組織補給的計劃實際上已落空。8月28日的消息說,烏東部武裝目前已經進入東部地區(qū)的新亞速斯克鎮(zhèn),開辟了至關重要的新戰(zhàn)線。該鎮(zhèn)坐落于亞速海沿岸,沿著海岸公路可以從俄烏邊境到達克里米亞。 最后,大國關系是解決烏危機的關鍵??死锩讈單C以后,歐盟和美國一直是烏克蘭政府最堅定的外部支持,它們對俄羅斯采取了經濟制裁和外交孤立,試圖迫使普京放棄對烏東部武裝組織的支持。但是,制裁措施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反倒嚴重損害到歐盟自身,歐盟經濟復蘇之路變得更加迷茫。自二季度以來,歐盟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外需轉向疲軟,特別是對俄出口方面下滑嚴重。二季度歐元區(qū)經濟出人意料地出現停滯,停滯甚至出現在對俄制裁前。據報道,1~5月歐元區(qū)和歐盟對俄出口分別下降14%和12%。 當前,烏克蘭危機正在滑向失控的局面,但決定事態(tài)發(fā)展的關鍵已經不是烏克蘭,而是美國、歐盟和俄羅斯的態(tài)度。面對不斷升級的烏東部局勢,以及僵持數月的軍事對峙,歐盟逐漸認識到,單純依靠制裁不可能解決危機。8月24日,默克爾在訪問烏克蘭時,敦促俄羅斯與烏克蘭制定和平計劃,呼吁烏考慮實行聯(lián)邦制來解決與東部親俄派分裂分子之間的沖突。西方必須承認俄羅斯在烏克蘭擁有的特殊民族感情,才可能為烏克蘭危機找到出路。(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俄東歐中亞研究所烏克蘭研究室) |
相關閱讀:
- [ 08-31]烏克蘭明確尋求加入北約 俄警告小伙伴:別惹我們
- [ 08-31]歐盟威脅進一步制裁俄羅斯 對烏克蘭提供進一步援助
- [ 08-31]歐盟增加對烏克蘭人道主義援助 調集逾5億歐貸款
- [ 08-31]烏克蘭和俄羅斯上演新“斗法”
- [ 08-30]俄外長駁斥有關俄軍隊“侵入”烏克蘭的說法
- [ 08-29]烏克蘭民間武裝稱將允許“被困”政府軍撤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