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職靠任命,“官大”就能拿高薪 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中最終年薪超過500萬元的公司高管有53位,金融類機構占近半壁江山。 不少金融業內人士反映,與接受股東監督的上市大行相比,一些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的待遇情況更隱蔽,大量未上市的地方“國字頭”控股銀行薪酬披露還“猶抱琵琶半遮面”。從財政、審計等監管部門發布的整改情況看,以報銷名義發放職工補貼、按崗位確定“固化”薪酬增幅等做法,存在于多家地方城商行、農商行。 一方面是高薪酬、低風險,而另一方面,赴銀行任職卻往往僅靠“一紙任命”就能獲取動輒超百萬的年薪。 據中央第四巡視組通報,吉林省有多位副省級領導干部違規擔任金融機構董事長,其中受賄1919萬元已被判無期徒刑的吉林省原副省長田學仁,退休后便選擇任吉林銀行董事長“發揮余熱”。青海銀行、浙商銀行、齊魯銀行等一批地方國資持股銀行高管,也調任自政府官員,部分官員“跨業”前并無企業經營經歷。 “有一批銀行高管不是靠市場化選拔、行內層層培育,而是官員這邊剛卸任退休,那邊就去下屬企業接任,還保留行政級別待遇。政府任命去一個好地方拿高薪,難道就能培養出銀行家嗎?”上海金融學院副校長賀瑛教授說。 “銀行薪酬高不高應由市場決定,但部分機構薪酬機制沒有與工作責任掛鉤,高管任免與問責沒有市場化,靠‘官大’就拿到高薪。”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指出,國企薪酬機制不能助長不勞而獲。 |
相關閱讀:
- [ 07-30]民生銀行直銷銀行獲“中國金融行業最佳創新項目獎”
- [ 07-07]鑫合匯:如何應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真空期
- [ 05-28]“薪”拔頭籌的金融行業并不“可恨”
- [ 04-18]臺港澳金融行業高層次人才對接會在石獅舉辦
- [ 12-17]長城信息VTM 遠程銀行吹響金融行業變革號角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