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職靠任命,“官大”就能拿高薪 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中最終年薪超過500萬元的公司高管有53位,金融類機構占近半壁江山。 不少金融業內人士反映,與接受股東監督的上市大行相比,一些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的待遇情況更隱蔽,大量未上市的地方“國字頭”控股銀行薪酬披露還“猶抱琵琶半遮面”。從財政、審計等監管部門發布的整改情況看,以報銷名義發放職工補貼、按崗位確定“固化”薪酬增幅等做法,存在于多家地方城商行、農商行。 一方面是高薪酬、低風險,而另一方面,赴銀行任職卻往往僅靠“一紙任命”就能獲取動輒超百萬的年薪。 據中央第四巡視組通報,吉林省有多位副省級領導干部違規擔任金融機構董事長,其中受賄1919萬元已被判無期徒刑的吉林省原副省長田學仁,退休后便選擇任吉林銀行董事長“發揮余熱”。青海銀行、浙商銀行、齊魯銀行等一批地方國資持股銀行高管,也調任自政府官員,部分官員“跨業”前并無企業經營經歷。 “有一批銀行高管不是靠市場化選拔、行內層層培育,而是官員這邊剛卸任退休,那邊就去下屬企業接任,還保留行政級別待遇。政府任命去一個好地方拿高薪,難道就能培養出銀行家嗎?”上海金融學院副校長賀瑛教授說。 “銀行薪酬高不高應由市場決定,但部分機構薪酬機制沒有與工作責任掛鉤,高管任免與問責沒有市場化,靠‘官大’就拿到高薪。”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指出,國企薪酬機制不能助長不勞而獲。 高薪旱澇保收,改革需去“行政化” 對金融業高管來說,薪酬高的同時還能旱澇保收。例如,成都銀行年報顯示,其行長、副行長等管理層平均薪酬多年上百萬元,水平頻頻趕超五大行。然而,2012年其凈利潤增速從48%縮水至5.74%,同比放緩近九成,成為業績最差的排隊上市銀行。 財政部也曾通報,鄭州、呼和浩特等地城商行薪酬管理違反規定,高管薪酬逆勢大漲,限薪令執行不到位。 國資委、銀監會近年已多次要求,國有企業薪酬改革應與績效掛鉤,商業銀行的薪酬機制也需與治理要求相統一。“但現實中,不少國企高管多數時候都旱澇保收。”某銀行上海分行去年因壞賬核銷,利潤從50億元驟降至2億元,降幅超過九成,高管薪酬卻未受影響。 專家建議,從國有金融機構改革的需要來看,規范任職、薪酬機制可以走市場化的“雙軌制”之路。 截至上年末,僅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總資產已達62.66萬億元。賀瑛認為,國企高管的任免、產生要逐步市場化,薪酬應和高管的產生方式掛鉤;如果靠任命當高管,應明確限薪;如果是市場化選聘,薪酬與問責要與市場水平看齊,與業績關聯,對股東負責,要根除“自己定標準、自己拿高薪”現象。 《商業銀行穩健薪酬監管指引》已要求,商業銀行應制定績效薪酬延期追索、扣回規定。銀行有權視任職期間過失,向高管追回績效薪酬。“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銀行高管普遍采取薪酬延期支付,動輒因貸款損失被追索薪酬。但至今為止,國內還沒有一名國有金融高管因壞賬、違規放貸,被追索或止付薪酬。”孫立堅說。 業內人士建議,還要剎住官員赴金融機構任職之風。我國首家民資控股的城商行、臺州銀行董事長陳小軍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應有所為有所不為。通過市場化的激勵與競爭,才能培育出真正的本土銀行家。 |
相關閱讀:
- [ 09-01]專家解讀央企薪酬改革:金融行業高管受沖擊較大
- [ 08-30]上海福喜6高管被批捕 最高可能被判15年有期徒刑
- [ 08-30]上海福喜6高管被批捕 最高可能被判15年有期徒刑
- [ 08-30]央企高管將實行差異化薪酬 職務消費將設上限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