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登記,不會帶來“降價潮”
2014-09-01 16:35:14?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房小奇 |
分享到:
|
辦證不用多跑腿 將用3年時間全面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 一個城市居民買了一套房,他的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要分別去土地和住房兩個部門進行登記;一個農村居民同時承包了耕地和林地,他也分別要去農業和林業兩個部門進行確權。多跑腿,這是目前人們辦理不動產登記面臨的另一個無奈。 “這是由于我國的不動產是分散登記的,登記職責分布在多個部門,甚至曾經在多個級別,都是各管一攤”,孫憲忠認為,作為計劃經濟的產物,多部門、多級別登記主要是為了加強行政管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市場經濟對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的產權制度要求越來越高,分散登記的弊端越來越明顯。登記程序、標準各不相同,權屬證書五花八門,不僅增加老百姓辦證跑腿的成本,還會帶來交易風險。 據了解,目前在我國,建設用地使用權和集體土地所有權等由國土資源部門登記,房屋所有權等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登記,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由林業部門登記,水面、灘涂的養殖使用權由漁業部門登記,海域使用權則由海洋部門登記。 去年底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目前已明確,由國土資源部負責指導監督全國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動產統一登記職責,未來要做到登記機構、登記簿冊、登記依據和信息平臺“四統一”。各地則在中央統一監督指導下,結合本地實際,將不動產登記職責統一到一個部門。 在今年3月召開的第一次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上,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表示,將用3年時間全面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用4年時間運行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實現不動產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實時互通共享和依法查詢,形成不動產統一登記體系。 最近,國土資源部不動產登記局常務副局長冷宏志在接受中國政府網在線訪談時也透露,從2014年開始,力爭1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各級職責整合和基礎制度建設;2年左右時間逐步銜接過渡,統一規范實施;3年左右時間全面建立并完善各項制度;4年左右時間建立有效運行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 登記不會帶來降價潮 登記順利完成可以為房產稅征收做好技術準備 調查發現,對于不動產登記的“威力”,公眾首先寄望于其能夠平抑房價。甚至有房地產業內人士也提出,如果不動產登記實施,房價馬上會下跌的觀點。孫憲忠認為,不動產登記的主要意義并不是調控房價,而在于明晰產權,更有效地保護不動產權利人以及不動產交易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房屋等不動產的交易安全。 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也提出,對于不動產登記與房價正向聯動預期不應過高。他分析,就房價本身來說,最終決定因素還是供求關系。不排除有些家庭或個人由于不愿進行登記,而對部分房產做些處置。這雖然會使部分存量房源加速進入市場流通,有可能在局部區域出現供應增加導致的房價下行,但是對于不動產登記會帶來降價潮甚至房價崩盤的擔心則完全沒有必要。 不動產登記是否是今后開征房地產稅的前提?不少業內人士對此持肯定態度。陳國強認為,不動產登記為征收房產稅在技術條件上做了準備。如果登記順利完成,房產稅開征就可以進入快車道了。他也坦陳,房產稅的出臺、征收還需經過多道程序,短期內不會落地。 “從長遠看,推進不動產登記制度對房地產業的影響應當說是正面的,是房地產市場步入健康規范管理的前提。不動產的登記確權是個摸清家底的過程,尤其對農村住房市場而言。”陳國強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產權保護制度”“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等,都離不開不動產統一登記。目前農村住房市場的存量、規模都不亞于城市市場,但農村住房居住狀況、條件、具體面積等數據幾乎是空白,通過不動產登記既可以把這個量摸清,也有助于加強對農民財產權利的保障。 |
相關閱讀:
- [ 09-01]不動產登記,不會帶來“降價潮”
- [ 08-29]不動產登記意見稿出臺對廈影響甚微 廈房價或難以撼動
- [ 08-29]不動產登記意見稿出臺 廈門房價或難以撼動
- [ 08-29]我國不動產登記意見稿出臺 廈門房價或難以撼動
- [ 08-28]不動產登記信息3年后可查 學者:誰都能查不符法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