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記者自中國政府網上獲悉,國務院日前發布《關于公布第一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全國各省市及地區共80處設施、遺址入選,浙江占了3處。
《通知》指出,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現將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予以公布。
浙江3處入選設施、遺址:

1.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杭州舊址紀念館(杭州市上城區長生路53-55號)
1910年,日本吞并朝鮮,大批抗日志士流亡中國。1919年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上海成立,韓國獨立運動志士們在中國境內、朝鮮半島、日本國內從事著艱苦卓絕的抗日復國斗爭。1932年4月29日,尹奉吉在上海虹口公園投擲炸彈炸死日本上海派遣軍總司令白川義則大將等要員,震驚世界。此后在日寇大肆搜捕下,韓國臨時政府的成員們得到中國進步人士的幫助,輾轉來到浙江杭州、嘉興,繼續開展斗爭。
當年,杭州的長生路湖邊村、學士路思鑫坊、清泰第二旅社等處都留下了臨時政府要員活動的足跡。在杭州三年時間里,韓國臨時政府召開國務會議,發行獨立黨機關報,保存了抗日力量,由小到大成長為國際反法西斯陣營中的重要一員。他們的抗日復國斗爭得到了杭州人民的同情、支持和幫助。
為了紀念這段歷史,杭州市政府歷時五年,撥巨資在原韓國臨時政府用作辦公處的長生路55號湖邊村修建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杭州舊址紀念館。

2.侵華日軍細菌戰衢州展覽館(衢州市柯城區羅漢井5號)
衢州素有“四省通衢”之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正因為此,在抗日戰爭時期,衢州是全國遭受日軍危害尤其是日軍細菌戰危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據不完全統計,1940年至1948年間衢州地區患日軍細菌戰所致的各種惡性傳染病者達30萬人以上,病死者在5萬人以上。
衢州人民遭受的這場慘無人道的細菌戰,其慘暴之厲、毒害之烈,罄竹難書。1940年10月4日,日軍731部隊在衢州上空施放帶有鼠疫桿菌的糧食、碎布、紙張等物品,其中還混有大量跳蚤。由于打掃不徹底,鼠疫還是爆發了。展覽館原址上的院落主人黃廖氏就是第一批死于鼠疫的病人。
2008年7月7日,展覽館建成開館,建筑面積約600平方米,用于愛國主義教育及警示后人勿忘國恥、珍愛和平。

3.臺灣義勇隊紀念館暨臺灣義勇隊成立舊址(金華市婺城區酒坊巷84號)
臺灣義勇隊是抗戰時期由臺灣同胞組成,直接參加祖國抗戰的數量最多、影響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支抗日隊伍。
1939年2月22日,在中共浙江省委的指導幫助下,在閩浙兩省政府的支持下,臺灣義勇隊及由其領導的臺灣少年團在當時浙江省的抗戰中心——金華市區酒坊巷18號成立(現84號)。其創始人是當年第一位參加祖國大陸抗戰的臺籍抗日將領、黃埔二期學生李友邦將軍(1906—1952)。這是臺灣人民第一次有組織的參加祖國的抗戰。
臺灣義勇隊及臺灣少年團,以“保衛祖國,解放臺灣”為宗旨,抗日斗爭遍及浙贛閩皖及廣西、重慶等地,影響遠及東南亞。他們以《臺灣先鋒》月刊為主陣地,積極開展對敵政治斗爭工作和宣傳工作;二是醫療救護工作。先后在金華、蘭溪、衢州、福建建陽等地建立了4所“臺灣醫院”,并在鄉下設立醫療所和巡回醫療隊。他們還經常派醫生到各地單位義務行醫或從事衛生防疫工作,或者直接到前線參加戰地救護。
為了紀念這支英雄的隊伍,永遠銘記他們在抗戰中做出的貢獻和犧牲,弘揚中華民族偉大的抗戰精神,金華市政府于2006年4月作出建立“臺灣義勇隊紀念館”的決定,在臺灣義勇隊成立的舊址上,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繕。馬英九為該館題寫館名,此外還有汪道涵題詞“臺灣義勇隊在金華”,連戰題詞“同源同祖同文,連山連水連心”等。(浙江在線記者吳佳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