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爆發75周年 國際社會須警惕新“綏靖主義”
2014-09-01 22:14: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9月1日電 題:二戰爆發75周年國際社會須警惕新“綏靖主義” 中新社記者 劉旭 1939年8月31日深夜,希特勒為制造入侵波蘭的借口,精心策劃了所謂波蘭人攻占德國格利維采廣播電臺事件。9月1日凌晨,德國向波蘭發起“閃電式攻擊”,拉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這場歷時6年的戰爭先后卷入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人口,作戰區域面積達2200萬平方千米,是歷史上破壞性最大的一次戰爭。 但在75年后的今天,作為曾經的戰敗國和侵略戰爭的發起者,德國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歐洲國家中一個“被信任”和“可依賴”的國家。路透社在近日一篇重訪波蘭格利維采廣播電臺的文章結尾援引一位波蘭人的話說,“在現在的格利維采,已經看不到對德國人的敵意,過去的一切都已經是歷史。” “德國在歐洲得到諒解并不意味著戰爭罪行的消散,而是憑借德國政府認罪反省的態度和政策措施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永生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介紹,德國有《反納粹法》,不準以任何形式宣傳納粹思想,違法者可能被判刑,這就從法律層面保證不以各種名義讓納粹死灰復燃,對戰爭進行全面、深刻的反省。 “但同為曾犯過歷史錯誤的國家,日本的態度則讓亞洲受害國民眾寒心”,周永生指出,日本的一些右翼政治領導人,公然為侵略戰爭涂脂抹粉,特別是安倍晉三再次上臺后,不斷開歷史倒車,從篡改歷史教科書到質疑“河野談話”,從推動修憲到解禁集體自衛權,安倍一系列否認侵略歷史的行徑已經引發戰爭受害國的極大憤慨。 日本《朝日新聞》近日又披露,安倍在4月曾以自民黨總裁名義向一場追悼二戰甲級戰犯的法事發去悼文,稱這些戰犯“奠定了祖國的基礎”。周永生評論說,安倍的這種行為“極其惡劣”,他將侵略戰爭的策劃者、實施者說成是奠定國家繁榮的基礎,如此顛倒黑白、混淆視聽,表明安倍不僅骨子里不承認侵略戰爭,而且還妄圖通過這樣一種行為向右翼勢力獻媚,以便贏得他們對其執政的肯定和支持。 |
相關閱讀:
- [ 08-31]二戰中美友好合作影像展開幕 展出罕見歷史圖片
- [ 08-29]奧斯維辛集中營檔案:未被審判的二戰罪犯
- [ 08-28]安倍向二戰甲級戰犯發悼文 為歷史翻案變本加厲
- [ 08-26]二戰犧牲的中俄混血少女嘎麗婭被追認為烈士
- [ 08-26]“莫忘戰爭傷痛”——臺灣民眾集會紀念日本戰敗投降69周年
- [ 08-26]山西太原首次公布山西(原第二戰區)受降檔案
- [ 08-26]"二戰勞工村"最后的勞工:全村青壯年幾乎都被擄往日本做苦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