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審議通過了《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引發極大關注。央企負責人薪酬到底高不高?記者就此專訪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劉學民。 視角一:與同級別公務員比 “目前副部級公務員的年平均薪酬水平大致是10多萬元,而部分央企負責人的年薪酬水平達到100多萬元。后者是前者的10多倍,兩者收入差距偏大。”劉學民說。 他指出,掌握國家重要資源、關系國家命脈的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負責人,本質上屬于國家公職人員、國家干部,他們的“競爭對手”或“替代者”通常不是國際、國內企業家市場中的職業經理人,而是行政職務相當的公務員、國企高管等所謂“國家干部”。 “央企負責人是準國家雇員或公職人員,其工資水平與國內私營企業特別是國外私營企業高管就不具可比性。”劉學民說,“因此,央企負責人薪酬原則上應以較高級別的相似國家公務員薪酬為基本參照,個別經營業績特別突出的可以加上體現其優秀經營業績和風險報酬的激勵性報酬,拿到比公務員更高一些的報酬。” 視角二:與職業經理人比 “2013年我國滬深上市公司主要負責人年平均薪酬水平為76.3萬元,全部負責人平均薪酬水平為46.1萬元。”劉學民說,“與國內職業經理人市場薪酬價位相比,央企負責人薪酬水平也偏高。” 他指出,滬深市場上市公司薪酬水平是我國職業經理人市場薪酬的典型代表,其薪酬水平集中反映了市場規律。 央企的資產、利潤等規模遠遠大于非國有企業,企業規模與企業高管薪酬水平通常正相關,因此央企高管薪酬水平應相對高一些,但央企負責人薪酬水平是同期滬深上市主要負責人的大約2至3倍,顯著偏高。 這位專家指出,國際經驗表明,經濟合作組織國家(OECD)30多個發達市場經濟體中,國企高管薪酬水平通常都低于同期市場上的私營部門。 另外,雖然滬深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部分持股或擁有股權激勵等中長期激勵,這些非貨幣薪酬占總薪酬的比例較高,而央企負責人通常沒有持股或股權激勵,但央企負責人在年薪等現金激勵之外,也擁有企業年金、補充醫療、補充養老、住房等福利性收入,這些部分數量也比較可觀。而且央企負責人的職位穩定性通常遠好于非國有企業。 |
相關閱讀:
- [ 09-01]人社部:無法律依據職業資格許可明年全部取消
- [ 08-31]人社部:無法律依據職業資格許可明年取消
- [ 08-20]人社部:減少職業資格認定 不得自設國家職業資格
- [ 08-10]男子開公司謊稱與人社部合作 辦假證詐騙40萬
- [ 08-06]人社部:近2億人尚未參保 社保登記一個都不能少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