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屬于正義者的歷史坐標上——中國抗戰勝利回望 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個偉大的國家,總是在對歷史的一次次回望中不斷汲取前行的力量。 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紀念日——在這個屬于勝利者的明亮秋日里,站在屬于正義者的歷史坐標上,讓我們再次回望半個多世紀前那段可歌可泣、氣壯山河的烽火歲月。 烽煙——五千年文明古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 九月沈陽,秋夜漸涼。晚上10點多鐘,大東區北大營社區依然燈火通明,人來車往。 “80多年前的這個時候,北大營可不是這樣。”撩起空蕩蕩的左袖管,白發蒼蒼的87歲老人孟淑珍酸楚不已。 1931年9月18日22時許,日本關東軍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隨即炮轟北大營襲擊東北軍,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剛出門,就被日本兵機槍掃中,大姐當場死了,我的左胳膊被打中。”刺骨的痛,連同那個烽煙彌漫的秋夜,從此永遠定格在孟淑珍的記憶里。天亮后,手術保住了她的性命,卻永遠失去了左臂。 “面對不過一萬余人的日軍,20多萬東北軍留守部隊奉行不抵抗政策。幾個小時,日軍占領沈陽城,僅一星期侵占遼吉兩省。”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副會長王學清痛心地說,“4個多月后,128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日本國土面積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父老成了亡國奴。” 烽煙起,山河碎!山河破碎,破碎的又豈止是山河!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者為達到以武力吞并全中國的罪惡野心,悍然炮轟宛平城,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 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九一八’以來,很多中國人認為日本會適可而止,認為國際上會出面干涉。結果日本步步緊逼。到1935年‘華北事件’后,中國民眾已經普遍意識到,除了抵抗無路可走了。”國防大學教授徐焰說。 烽煙籠罩盧溝曉月的那個夜晚,徹底驚醒了一個民族。 怒吼——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中國的出路 九月北京,秋高氣爽。在豐臺區宛平城,83歲的鄭福來老人每天晚飯后總習慣到盧溝橋散步遛彎。 世代居住在盧溝橋西橋頭的鄭福來現在的家,與當年駐守在盧溝橋一帶的國民黨第29軍219團團部僅一路之隔。 “那天晚上炮彈就在我們家北房西邊爆炸,奶奶讓我頂著鍋蓋趕緊跑。”在北頭小樹林里,鄭福來看見一排排遺體,“那個情景一直印在我的腦子里。” 盧溝橋事變,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盧溝橋抗戰,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端。 “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最后關頭已臨到,犧牲到底不屈撓……” 生死存亡之際,在中國共產黨倡導下,一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 “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在全體中國人中形成、覺醒,達到空前的程度,這是抗日戰爭給中華民族內心深處帶來的最深刻變化。”中國現代史學會會長、中央黨校教授郭德宏說。 “億兆一心,戰則必勝。”素來溫和、寬容、善良的中華民族,用以血還血的悲壯,投身血戰到底的抗爭。 |
相關閱讀:
- [ 09-02]中國民間發起“尋找你身邊的抗戰老兵”公益行動
- [ 09-02]四川建川博物館:3萬多件文物“講述”抗戰故事
- [ 09-02]不朽的抗戰記憶——尋訪臺北百歲“飛虎隊”老兵
- [ 09-02]紀念抗戰勝利69周年:中國主權與尊嚴不容挑釁
- [ 09-02]牢記抗戰歷史 凝聚愛國力量
- [ 09-02]紀念抗戰勝利69周年 每一個老兵都是一部抗戰史
- [ 09-02]國家公布第一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和著名抗日英烈名錄
- [ 09-02]抗戰勝利,中國國際地位大幅提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