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呼和浩特9月3日電(記者丁銘、鄒儉樸)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東南部的諾門罕布爾德地區是一片遼闊的草原,75年前,震驚世界的諾門罕戰爭就發生在這里。 諾門罕布爾德草原地勢廣闊,丘陵不多,中蒙邊境的哈拉哈河流淌其間。哈拉哈河大部分在蒙古國境內,只是部分穿過新巴爾虎左旗流向貝爾湖。河不寬,水流舒緩,清澈見底,岸邊生長著蘆葦和一叢叢河柳。據介紹,諾門罕戰爭就是從這里拉開序幕的。當年,這里兩岸都是戰場。 1939年5月4日,蒙古軍第24國境警備隊的牧馬人由西岸趕馬群到哈拉哈河以東地區放牧,偽滿興安北警備軍騎兵哨所的士兵立即開槍阻截,并乘馬追趕,將蒙軍連人帶馬趕回西岸。于是,雙方不斷在這一地區展開爭奪戰,戰爭不斷升級。 實際上,日本關東軍早就想在這一帶進攻蒙古人民共和國,占領其東部哈拉哈河地區,作為下一步入侵蘇聯遠東地區的跳板,進而實現蓄謀已久的“北進計劃”,妄圖聯合德國從東西兩線夾擊蘇聯。 日本關東軍接到偽滿興安北警備軍的報告后,認為戰機已經來到,立即派出第23師團騎兵聯隊向哈拉哈河以東的蒙軍高地攻擊。蒙軍居于劣勢,主動撤向河西。 蘇聯政府依據《蘇蒙互助協定》,也開始向出事地區集結兵力。隨后,蘇軍統帥部任命朱可夫為前線指揮官,日本關東軍則先后任命小松原道太郎中將和荻州立兵中將任諾門罕戰事司令官。 雙方不斷向諾門罕地區增兵,并發動了多次大規模空戰和地面攻勢,日軍還向蘇蒙軍進行了細菌戰。據當地一些經歷過這場戰爭的老人講,日軍當年在甘珠爾廟、阿木古郎、將軍廟一帶集結大量軍隊、坦克和飛機,修建了野戰機場,并在諾門罕地區上空與蘇軍飛機大戰過多日。 這場戰爭最后以蘇軍的勝利而宣告結束,整個戰爭期間,雙方投入戰場兵員20余萬人,大炮500余門,飛機900余架,坦克裝甲車上千輛,死傷6萬余人。無論空戰或坦克戰,在當時的世界軍事史上都是空前的,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大規模立體戰爭。 日本史學家稱,諾門罕之戰是“日本陸軍史上最大的一次敗仗”。驕橫不可一世的日本關東軍在這片不足7800平方公里的沙丘地帶損耗了5.4萬兵員和大量重武器。這是自日俄戰爭以來,日軍第一次遭受如此慘重的失敗。 值得一提的是,在諾門罕戰爭中,為牽制日軍向諾門罕調兵,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總指揮李兆麟將軍及支隊長王明貴率部出擊嫩海平原,牽制大量日軍。戰后蘇聯政府曾授予李兆麟一枚紅旗勛章,表彰第三路軍在諾門罕戰爭中所起的牽制日軍的作用。 諾門罕戰爭已過去75年,盡管硝煙已經散去,但戰爭的遺址和遺跡猶存。行進在昔日諾門罕戰場上,記者仍然可以看到當年日軍構筑的陣地以及焚尸坑遺跡。 諾門罕戰爭遺址和遺跡再一次證明,日本侵略者對二戰中所犯下的侵略罪行是難辭其咎的。 目前,諾門罕戰場遺址已辟為旅游區,在諾門罕布爾德地區還建有諾門罕戰役陳列館,供人參觀。 |
相關閱讀:
- [ 09-03]習近平等七常委與首都各界代表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
- [ 09-03]首都各界紀念抗戰勝利69周年 習近平等出席
- [ 09-03]成都95歲抗戰老兵李耐寒去世 曾培訓遠征軍骨干
- [ 09-03]人民論壇:激揚抗戰英烈的正能量
- [ 09-03]紀念抗戰,請神劇走開
- [ 09-03]廈門抗戰歷史:77年前的今天 胡里山大炮打殘日艦
- [ 09-03]一名邊防民警的“抗戰情懷”
- [ 09-03]中國抗戰勝利回望:站在屬于正義者的歷史坐標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