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理論和實踐的創新發展
2014-09-03 15:24:29? ?來源:《求是》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二、豐富和發展了新形勢下黨的群眾路線理論內涵 群眾路線本質上體現的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基本原理。只有堅持這一基本原理,我們才能把握歷史前進的基本規律。只有按歷史規律辦事,我們才能無往而不勝。歷史反復證明,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為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黨的群眾路線指明了方向。 在改革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根本方向上,始終堅持人民是決定我們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始終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強大根基。要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推進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開放之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群眾衷心擁護和積極參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們一開始就使改革開放事業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改革開放積累的寶貴經驗,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強調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沒有人民支持和參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和挑戰,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參與,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越不過的坎。我們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及時總結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充分調動群眾推進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最廣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進。中國要飛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3億人民的力量,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 在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上,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一切行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一切政黨的根本標志。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面對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們不能有絲毫自滿和懈怠,必須再接再厲,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推進任何一項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場上把握和處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問題,都要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遇到關系復雜、難以權衡的利益問題,要認真想一想群眾實際情況究竟怎樣?群眾到底在期待什么?群眾利益如何保障?群眾對我們的改革是否滿意?要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于全黨同志思想中,真正落實到每個黨員行動上,下最大氣力解決黨內存在的問題特別是人民群眾不滿意的問題,使我們黨永遠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 在改革發展的成效檢驗上,始終堅持真正讓人民來評判我們的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知政失者在草野”。我們黨的執政水平和執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說了算,必須而且只能由人民來評判。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如果自詡高明、脫離了人民,或者凌駕于人民之上,就必將被人民所拋棄。任何政黨都是如此,這是歷史發展的鐵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檢驗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堅持實干富民、實干興邦,敢于開拓、勇于擔當,多干讓人民滿意的好事實事。我們要珍惜人民給予的權力,用好人民給予的權力,自覺讓人民監督權力,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使我們黨的根基永遠堅如磐石。 把群眾路線貫徹到干部培養選拔標準之中,努力造就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干部隊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好干部的標準,大的方面說,就是德才兼備。同時,好干部的標準又是具體的、歷史的。不同歷史時期,對干部德才的具體要求有所不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好干部的時代內涵概括起來說,要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黨的干部必須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真誠信仰馬克思主義,矢志不渝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不動搖;必須做人民公仆,忠誠于人民,以人民憂樂為憂樂,以人民甘苦為甘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必須勤勉敬業、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精益求精,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必須堅持原則、認真負責,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必須敬畏權力、管好權力、慎用權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蝕、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把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靠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靠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黨的先進性和黨的執政地位都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過去先進不等于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于永遠先進;過去擁有不等于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于永遠擁有。這是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察問題得出的結論。任何政黨的前途和命運最終都取決于人心向背。“人心就是力量。”我們黨的黨員人數,放在人民中間還是少數。我們黨的宏偉奮斗目標,離開了人民支持就絕對無法實現。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擁護和支持是黨執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群眾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黨同志的思想和行動中,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使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具有廣泛、深厚、可靠的群眾基礎。 |
相關閱讀:
- [ 09-02]羅源縣婦聯召開群眾路線專題組織生活會
- [ 09-02]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豈能“彩排”
- [ 09-01]石獅市抓整改落實、建章立制 深入推動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 [ 09-01]長汀大同積極踐行群眾路線 推進養老事業發展
- [ 08-31]中央巡回督導組到我縣調研群眾路線工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