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權威渠道獲悉,自2012年恢復試點至今年8月末,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已發行了28單,總額為1328億元。按照目前的需求,預計到今年末,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規模可達2000億元左右,僅今年一年就有近1000億元。 與此同時,金融租賃業資產證券化即將落地,首批5家試點總額度不超過80億元。“之前,融資租賃公司在交易所已經有做資產證券化的嘗試,現在,工銀租賃、民生租賃、交銀租賃、華融租賃及江蘇租賃等5家金融租賃公司參與首批試點,在銀行間市場交易,產品設計、評級等工作已經開始在做了,每家的申報額度都不超過20億元。”一位信用評級公司知情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 據悉,交銀租賃首批資產證券化產品的額度為10億元,期限3年左右,該計劃已獲銀監會批準,目前正向人民銀行備案。“正常情況下估計本月末就能獲批,然后正式發行。”上述知情人士稱。 江蘇金融租賃有限公司高層也確認稱:“公司首批試點的額度為10億元,已提交江蘇銀監局,等待銀監會批復和到央行報備。”另外,工銀租賃、民生租賃首批額度至多20億元,華融租賃則可能為10億至20億元。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央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我國人民幣貸款余額為78.02萬億元,這意味著,中國銀行業僅用了5年多的時間增加貸款近48億元,遠超過去60年貸款增量總和。即便如此,企業依然反映“貸款難貸款貴”,一方面由于企業負債率高企,投資擴張導致資金流動性緊張,另一方面則是銀行信貸資金使用效率變低,中長期貸款和一些信貸資源的占用影響了新的資金投放。 因此,從去年開始,國務院就強調要盤活存量金融資產,優化金融配置,資產證券化就是一個重要手段。 目前,金融租賃公司通過融物的形式滿足企業資金周轉和融資需求,日漸成為當前企業為了彌補銀行信貸融資不足的一條重要渠道。根據現有的監管要求,金融租賃公司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股東增資、銀行貸款等傳統方式,融資渠道單一。同時,金融租賃公司的租賃資產規模不得超過其注冊資本的12.5倍。據悉,目前全行業的經營杠桿率離“天花板”已經不遠,尤其是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 “如果對資金高度密集型領域進行投入,那么這些領域對資金投入量和占用周期都要求很高。如果我們對這些資產長期持有,就可能存在跨周期風險,并且占用資本,我們需要不斷轉換一下自身的資產。”工銀租賃副總裁紀福星表示,“這兩年我們在盤活存量資產方面做了很多探索,通過各種途徑把資產出售或者從表內出表。我們現在賬外的資產,也就是轉讓的資產大概有300億元,應該說這個量非常大。金融租賃公司資產證券化很有必要,至少對風控和業務拓展都是有好處的。隨著國家改革力度加大,資產證券化會推進。”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信用評級公司了解到,根據監管要求,在資產證券化產品的設計中,除了不良資產不能“入池”外,其他資產均可以打包配置,但基礎資產質量的高低往往和收益率掛鉤。“與前兩年相比,現在我們明顯感覺到金融機構配置的基礎資產質量在下降,給投資者帶來的收益風險也相對增大,但收益率在上升,平均大概6.5%至7%。”一位評級機構內部人士分析稱。 該人士進一步透露:“目前,金融租賃公司打包的基礎資產普遍與基礎設施建設相關,包括工程設備、公共交通、電力設備等。評級得看對方的資信狀況,比如金融租賃公司要看承租人的信用。一般而言,銀行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中,貸款人大多為信用貸款,而金融租賃公司的承租人擁有租賃物,如果發生違約,租賃物就比較好處置。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金融租賃公司的資產證券化產品評級相對占優勢。” 對于金融機構而言,資產證券化也是拓寬外部融資,改善資產負債結構的重要渠道。“一般而言,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綜合融資成本較低,并且都能做到將貸款移出表外,如此一來就能釋放銀行的信貸規模,提高資本充足率。小微企業貸款資產打包收益率相對較高。銀行都在抓住機遇躋身參與。不過,我們更希望銀監會和央行出臺明確規則,讓銀行信貸資產登陸交易所成為常態,隨著參與的投資機構增多,無論是定價還是市場交易會更加活躍。”一位城商行投資銀行部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此外,記者還獲悉,險資參與資產證券化也臨近開閘。日前,保監會出臺了《關于保險業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提到支持保險資金參與信貸資產證券化,盤活存量金融資產,優化金融配置。“早前,工銀租賃、長城租賃等申請過類似的方案,但由于制度障礙沒有成功發行,現在監管層明確后,險資也能正式參與認購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在保險市場交易需要保監會批準,應該會在不久后試點。”一位接近保監會的知情人士說。 |
相關閱讀:
- [ 09-03]買5臺POS機被騙18萬 機器綁定的銀行卡是騙子的
- [ 09-03]平安銀行私人銀行與東湖國際強強聯合正式啟動
- [ 09-03]買5臺POS機被騙18萬 機器綁定的銀行卡是騙子的
- [ 09-03]漳州市政府出臺新措施:銀行入駐漳州 財政有補貼
- [ 09-03]漳州:銀行兩90后女職員網購考卷作弊 獲刑5個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