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就發生在維修車間的這個角落里 8月27日晚,大竹縣某水泥有限公司維修車間一名工人因爆炸當場身亡。據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爆炸現場遺留有一個疑似盛裝氣體的金屬罐體底部,該男子疑因玩耍這個氣罐不慎引發爆炸致死。 一聲巨響后男子當場身亡 “砰!”8月27日晚上,大竹縣某水泥有限公司維修車間內突然傳來一聲巨響。一名男子應聲倒在血泊中,當場身亡。 “死者是我們廠維修車間的一名機修工。”9月2日下午,四川新聞網記者來到事發公司,該公司總經理助理趙興勇介紹到,該男子名叫馮裕玖,從水泥廠開工就在廠子里上班。 “事發時間應該是在晚上7點45分至7點50分之間。”趙興勇稱,事發當日,馮裕玖本應晚上8點上班,但其下午6點半就來到了車間,一個人躲在角落里玩,“當時,兩個工人正要與他進行交班,突然發生了爆炸。” “爆炸的聲音很大。公司領導當時就在附近,立即趕到現場。”趙興勇說,趕到現場后發現,馮裕玖被炸得面目全非,已經當場身亡。“我們立即進行了匯報,并向公安部門報警。” 爆炸疑為玩耍氣罐引發 事發后,當地傳言紛紛,“有人說是水泥廠爆炸,有人說是炸藥引起爆炸。”趙興勇表示,這些傳言都不屬實。 趙興勇稱,事發后,調取當日的監控錄像發現,當天下午晚飯后,馮裕玖騎著一輛摩托車進入廠區,在他的衣服下面腰間位置鼓鼓囊囊,“看起來有一個礦泉水瓶子大小,但不清楚具體是什么東西。” “從爆炸現場殘留的鐵片看,應該是一個盛裝氣體的罐狀物品。”趙興勇表示,結合監控錄像顯示,這個罐狀物品應該就是馮裕玖當時腰間藏的東西,而且就是引發爆炸的“罪魁禍首”。 但是,趙興勇同時稱,當時發生爆炸時,兩個交班的工人是唯一目擊者,“他是背對著兩個交班的工人,那兩個工人也沒有看清楚是如何引起的爆炸。” 當地還有傳言稱,現場留下的氣罐是一種氣槍的氣罐,由于氣罐爆炸導致當事人身亡。對此,趙興勇稱,聽說馮裕玖在街上確有玩氣槍的現象。但究竟是不是氣槍氣罐引起的爆炸,他表示,現在爆炸原因并不明確,“不清不楚”。 在趙興勇的辦公室,死者的堂哥馮裕海稱,馮裕玖僅有小學一年級學歷,“不可能會玩氣槍”。但問及是否能夠確定其沒有玩過氣槍,馮裕海則稱,自己常年在外面打工,很少在家,對馮裕玖在家的一些情況并不完全了解。 公司稱“沒有責任” “警方現場勘查都進行了好幾天。”趙興勇向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事發后,當地派出所、大竹縣刑警大隊以及達州市公安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迅速趕到現場,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現場都封鎖起來的,昨天才通知撤銷封鎖。” “現場沒有煙熏火燎,沒有炸藥痕跡。”據趙興勇說,事故已被有關方面定性為意外傷亡事故。 據當地派出所民警介紹,事發后,派出所和刑警大隊的民警立即趕赴現場,對事件進行了調查,“但派出所負責的是外圍工作,具體勘查工作主要由刑警大隊實施。”四川新聞網記者欲向大竹縣刑警大隊求證趙興勇的相關說法時,數次聯系無果。 “制度制定得再好,員工執行有偏差,我們也沒辦法。”對于此定性結果,趙興勇稱,公司的制度是制定了的,監管也是到位了的,“企業管理上沒有責任。”同時,趙興勇又表示,“如果在管控上提早發現問題,就不會出現此類事故。” 公司稱將加大補償標準 在死者馮裕玖的家中,四川新聞網記者見到其部分親屬。據一位自稱馮裕玖堂姐的女子介紹,馮裕玖的母親神智不太清醒,不能與人正常對話;馮裕玖還有3個孩子,大女兒在上中學,二兒子是個殘障兒童,最小的還在上幼兒園。 四川新聞網記者欲了解更多相關情況,該女子被一男子厲聲喝住。周圍圍觀的群眾也大多表示沉默,不愿多言。向馮裕玖的大女兒詢問其母親的去向及聯系方式,她表示,其母親正在與公司商談相關善后事宜,且不愿提供聯系方式。 趙興勇和馮裕海都向四川新聞網記者證實,目前公司正在與死者家屬商談善后事宜。馮裕海稱,其堂弟馮裕玖家中目前沒有能夠主事的人,他是家里推選出來,代表其堂弟一家與公司商談的負責人。 “按照相關政策,對其家屬的補償標準不會超過10萬元。”趙興勇表示,考慮到馮裕玖一家的具體情況,公司將額外對其進行補償,并將對其未成年子女進行持續關注,“公司執行的補償肯定會超過這個數。”(記者陳連波) |
相關閱讀:
- [ 09-03]日本愛知縣一家煉鐵廠爆炸 15人受傷(圖)
- [ 09-03]日本一家煉鐵廠發生爆炸 導致至少6人被送醫
- [ 09-03]日本新日鐵住友金屬公司工廠發生爆炸 多人受傷
- [ 09-03]煤氣罐長期在太陽下暴曬 小區居民擔心會爆炸
- [ 09-02]出租車燃氣管爆炸3人燒傷 事故初步定為車內爆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