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個家長咨詢過我這樣一件事:在幼兒園,老師特別強調,無論如何都絕對不能打孩子。有一天,我接了孩子回家,孩子在路上鬧脾氣,無理取鬧。我用盡了各種辦法,都不管用。我已經到了忍耐的極限,就要動手打他了,想起老師的話,只好忍住。我不再理他,因為一理他,我一定會爆發。過了一會兒,我兒子嚷嚷了半天,見我不理他,哭了起來。他說:媽媽,你怎么不跟我說話?他那種委屈還有恐懼比我打了他還嚴重…… 不理他,讓他待一邊反省。美國早年的育兒經就是這樣建議的,叫作time out,甚至建議家里設置專門的用于冷靜和反省的空間——冷靜角。近幾年,心理界的研究發現這樣做不見得管用。有的孩子是獨自待在那里了,但是沒有反省。有的孩子則產生了被遺棄感,被不同對待產生羞辱感,受到的心理創傷更嚴重。這種“不理你”的懲罰方式被定義為“冷暴力”。 冷暴力有的時候比熱辣辣的一頓揍殺傷力更大。 1.冷暴力意味著切斷聯系、拒絕溝通;打一頓起碼還有身體接觸。 2.冷暴力讓孩子自我反省,最后自己主動屈服;打一頓是把屈服強加給你,你可以保留內心的反抗與尊嚴。 3.冷暴力是絕對的“我正確你錯誤”,打一頓卻暴露了父母的弱點,兩人共同分擔錯誤。 當家長實在拿孩子沒有辦法時,尤其是當孩子確實有錯誤的言行、有必要讓孩子接受教訓、做出改變時,打孩子要比冷暴力“好”一些,兩害相權取其輕。 當然,我們并不是提倡打孩子,有些時候,打了也就打了,但是要注意以下幾點: 1.當你只有冷暴力和打孩子兩個選擇的時候,記住選擇冷暴力的傷害可能更大。 2.打孩子只是因為某件具體的事情,而不是家長發泄自己的情緒。 3.打孩子不是為了懲罰,而是讓孩子明白自己做錯了事,要承擔后果。 4.最好事先有約定,哪些言行的后果是要挨打的。 5.打完孩子,如果后悔了,可以就自己的“打”向孩子道歉,檢討自己的方式方法,但注意不要讓孩子誤以為你不應該管他,誤以為是在為整件事道歉。 6.我們不是圣人,因此我們要不斷學習,不能總用“沒辦法”當借口來打孩子。辦法一定是有的! |
相關閱讀:
- [ 09-02]手機控是種病得治 低頭玩手機是對孩子的冷暴力
- [ 12-12]對男嬰施暴女孩父親否認常打罵女兒:不存在冷暴力
- [ 10-24]中國“同妻”遭受冷暴力 呼吁法律保護
- [ 10-23]調查稱中國男同妻子遭受冷暴力 9成有抑郁癥狀
- [ 08-20]冷暴力易傷孩子心 美華人夫婦鬧離婚影響子女情緒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