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4日消息(記者唐明 實習記者李爾昱)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去少林寺找一份差事,你愿意嗎?微博新媒體賬號@豫記發出一則招聘啟事,稱少林無形資產管理公司及新媒體公眾號《少林禪修中心》招聘媒體總監、主編各一名,要求文字功底扎實,兼具英文溝通經驗、有新媒體實戰、組織、運營經驗者優先;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定認知和踐行力,有志于少林文化傳播與發展。 微博新媒體賬號@豫記負責人楊桐今天在接受經濟之聲采訪時表示,確實是少林寺委托他們來幫忙招聘的。 楊桐:少林寺是一個宗教,少林無形資產屬于少林寺資產的一部分,少林寺的社會型事務經過這家公司,無形資產管理公司找到我們之后,我們是受他們的委托從而發布了這個啟示。 去少林寺當媒體總監,要會哪些功夫? 第一個當然要會利用新媒體平臺服務所有熱愛少林文化的人。在任何一家公司,這都是基本功。但在少林,楊桐說你還得通曉佛教教義和中國文化,并使用受眾能聽懂、聽進去的話,讓他們接受。 楊桐:實際上除了我們簡單提的幾個要求之外,更多的是要對少林文化特別是禪宗文化的理解要深入,重要的是傳媒經驗,比如工作經驗和綜合性的能力等,他們這次招聘可能更多的是強調在傳播領域的這種能力。 此外,“為少林寺工作,必須耐得住寂寞。”一位曾在少林寺工作數年的居士認為,盡管少林寺的新聞總上頭條,但它畢竟是一座古寺,服務者如果沒有坐冷板凳的毅力,還是謹慎一點好。暮鼓晨鐘對一般人來說是脫俗想象,但對其中的人來說,首先是一種修行甚至苦行。 另外還得善于危機公關。近年來,少林寺的各種傳言一點不比武俠小說中的少。這些傳言主要集中在方丈釋永信身上,盡管少林寺已辟謠到無語,但如何應付傳言,仍是媒體總監的基本功。 最后,還得清楚少林寺多年來面臨的挑戰。寺產歸屬的不明,門票免費與否乃至分成多少的爭執,多年來議而不決。尤其是2009年,港中旅入股少林景區后,少林寺被動成為“三國爭霸”中的一方。作為寺內外的“搭橋人”,媒體總監的功力將決定少林寺的榮辱得失。 微博新媒體賬號@豫記負責人楊桐介紹說,目前已經收到了300份簡歷,其中有很多海歸。 楊桐:現在大概收到300多份,但現在還在投,前期我們做了一個整理,做成了一個文本的簡歷,比較詳細,我們確實也是比較重視,現在已經梳理了80多份,這80多份是我們覺得含金量比較高的,目前按我們分析,簡歷中海歸的情況較多,比如在英國、美國的一些學校有留學經歷,還有一部分是傳統媒體的從業者,另外在寺院做過義工的也占有一部分。 這次招聘,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面對網友對是否需要出家、薪酬待遇如何的提問,微博賬號“豫記”統一回復:應聘者不用出家,薪酬和其他社會企業持平。 不少網友還調侃道:這份工作,身處傳媒圈,身邊全是肌肉男,吃的是素食,說的是傳統文化,對接的是全球資源。 微博名為“賈良文”的網友稱:距上市是不遠了!釋永信董事長加油哦!也有網友提問,新員工入職培訓是不是李陽瘋狂英語? 少林無形資產管理中心是少林寺非贏利性文化機構,負責管理少林知識產權和文化走出去等工作,正在籌建中的少林文化基金會,將共同支持新媒體社交平臺的構建和管理。鄭州武林寶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CEO馬云龍認為,市場環境下招聘人去推廣少林寺無可厚非。 少林寺是中國最早使用互聯網的寺廟之一。早在1996年,少林寺官方網站就申請域名。近年來少林寺不斷加快數字化步伐。2010年,面向海外的少林寺官方網站英文版上線。隨后,少林寺新浪微博開通。今年4月,少林寺又開通了微信公眾平臺。 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曾表示,少林寺的商業化是為了生存,而采用公司化的管理方式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少林寺。 釋永信:在管理方面,我們除了遵循傳統的百丈清規的管理,我們也借鑒現代的一些管理模式,政府的管理模式肯定不適合我們,非政府的管理模式在國內還不是那么成熟,我們覺得企業的一些理念和精神比較適合以旅游為主的一些寺廟,可以在管理上做些幫助。 經濟之聲觀察員張立棟:現在很多的信息都是通過社交媒體、新媒體的形式來讓大家獲知的,如果你做了新媒體這塊的傳播,對于少林寺的無形資產實際上是能夠起到很好的補充和增值的作用。 |
相關閱讀:
- [ 09-04]少林寺招媒體總監 要求應聘者懂新媒體懂危機公關
- [ 09-04]少林寺招媒體總監兩天收300份簡歷 多海歸背景
- [ 09-04]少林寺招媒體總監薪酬與民企持平:2天收300份簡歷
- [ 08-29]美國漁人碼頭 閩清溫泉采風 福清少林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